台湾佛教奇闻故事(台湾佛教奇闻故事大全)

台湾高僧有哪些?

1、圣严法师(1930-2009),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也是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

2、星云法师,俗名李国深,农历七月廿二日生于江苏省江都县,父李公讳成保,母亲刘玉英。

3、证严法师,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台中,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悟人生之无常而出家。

4、惟觉法师,1928年,生于四川省营山县,俗姓刘,家庭殷实。年少聪慧。学养丰富。

大螺顶传说?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侧,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名为大螺顶,又名青峰,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黛螺顶山顶古寺名佛顶庵,寺内山门后立有两块石碑: 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另一块立于清康熙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对黛螺顶名称的演变以及明成化年间重建寺庙,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重修寺庙等事宜皆有详实记载。



既登黛螺顶,便算小朝台

来五台山朝台拜佛是很多游客的美好心愿,五台山有五大台顶,为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分别供奉着聪明文殊、狮子吼文殊、智慧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五方文殊菩萨。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并对应着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对于大多数去朝台拜佛的人而言,不一定都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激情走完五个大朝台,即使有精力、体力,也因五大台顶海拔较高,天气瞬息万变,朝台之行并不一定顺当。因黛螺顶集中供奉着五方文殊菩萨,故选择黛螺顶参拜不失为一种补救良策。



要登黛螺顶,必行大智路

对于爱好户外运动的游客与虔诚的佛教信徒而言,那依山而建、蜿蜒直上的1080级石阶绝对算得上黛螺顶的魅力所在。


108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寓意,1080级台阶为“十界”各有“百八”之意。黛螺顶的1080级石阶铺成的朝台路,也称“大智路”。沿着这条长长的“大智路”,拾级而上便是在修行。一层层攀爬方才显虔诚,增智慧,消烦恼,护平安。



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此路是由台湾高雄宏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款50万元人民币,由山西省宗教局和省佛教协会等有关部门支持修建的。走这条路比较近,但直上直下,对于年老体弱的游客来讲走起来比较费劲。

台湾的礼仪风俗都有哪些?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海岛,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海面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近之处仅70海里;东北临近日本琉球群岛,东濒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对。  ⑴台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在亲朋好友相见时,也惯以拥抱为礼,或吻面颊的亲吻礼。  ⑵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在迎客时,一般惯施吻鼻礼,以示最崇高的敬意。  ⑶台湾信奉佛教的人的社交礼节为双手合十礼。与熟人或亲密朋友见面时,习惯上握一下手。初次见面时只需点头打招呼,微微弯腰鞠躬是表示敬意。  ⑷台湾送礼禁忌:按台湾民俗,丧事办完,送手帕给吊唁者留念,意为让吊唁者与死者断绝来往,所以台湾俗语有“送巾断根”或“送巾离根”之说。刀剪是伤人的利器,含有“一刀两断”之意。以刀剪赠人,会让受赠者觉得有威胁之感。因此,台湾人基本上不会用剪刀送人。另外,他们一般不会用甜果送人,因为民间逢年过节,常以甜果为祭祖神之物,如果以甜果赠人,会使对方有不祥之感。镜子也是不能当礼物送的,因为镜子容易打破,破镜难圆,还好像有嫌人丑陋,让你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意思。相互间送礼,也不能送钟,因为送钟会引起“送终”的意思。  本段文字摘自:《礼仪的力量》  作者: 詹洋

高人介绍一下阮毓崧的情况吧?

袁世凯当政时期的高人,曾受袁世凯重用.著作《庄子集注》影响很大,国内及台湾多家机构出版过.爱好佛学,武昌佛乘修学会组织者之一.推崇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台湾人在8月17日拜兄弟是什么意思?

今年西元的8月17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传统民俗节日_中元节.

中元节起初因佛教盂兰盆会布施饿鬼为始,因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

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祖先及祭厉等活动结合,

构成中国乃至汉字文化圈一系列祭祀活动.而朱元璋建明朝,也明文确立清明,中元等节日.

在台湾一般说"好兄弟"的意思即为指孤魂野鬼等的别称.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