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奇闻逸事故事-听奇闻异事故事

奇闻逸事的逸什么意思?

逸的意思是世人不知道的,未经过史书记载的。逸闻趣事的意思是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逸:消失了的,失传了的。

其他意思:动词:逃脱。 形容词:消失了的,失传了的。形容词:失控的,失传的,不约束的。

拼音:yì

出处:《诗 · 小雅 · 十月之交》:民莫不逸。

译文:百姓没有不失控的。

扩展资料

逸的词组:

1、安逸:指安闲、舒适、闲适、悠闲;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或者精神上的舒适与享受。

拼音:ān yì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君静於上,臣顺於下,大化潜通,天下交泰,群臣安逸,自求多福。”

译文:你安静在上面,我顺在下面,大化沟通,天下安泰,群臣安逸,自求才能得福祉。

2、清逸:清新俊逸。清闲安逸。

拼音:qīngyì

出处:唐 芮挺章 《序》:“务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

译文:一定要把声音转为宏伟壮观,形势奔为清逸。

奇闻逸事是哪种短语?

是并列短语,也可以说逸事奇闻

轶事奇闻什么意思?

轶事与逸事意思相同,指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史书没有记载的古人的事迹,这些没被记载的事迹就称为轶事。

奇闻异事是指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事。

由奇闻和异事两部分组成,意思相近因此合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以形容某事不合常理、超出想象。

奇文轶事还是奇闻轶事?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是一个词语,指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事。

由奇闻和异事两部分组成,意思相近因此合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以形容某事不合常理、超出想象。

人们对奇怪的事或有趣的事物都有一种掠奇心理。在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等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见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些令人惊讶的东西,因其怪异、奇特、非常规或极少有人知道的,我们习惯归类为奇闻异事。

一直以来,普通大众的这种掠奇心理一直被一些文人骚客所不齿。而如今,这种心理却被放在更崇高的位置。

好奇与探索是人类的天性,因好奇而探索,因探索而进步,人类的文明便始于此。我们需要的是站在这些奇闻异事前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和一种探索的精神。

阿拉伯时期的地理学家?

大约在10世纪前后,阿拉伯世界由于朝觐制度的确立、海外贸易的兴旺、交通邮务的发达、人民之间往来的频繁,都产生了对地理学研究的需求,促使阿拉伯的地理学兴起并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时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的附有带经纬度的地名表的《地理学》,被多次翻译成阿拉伯语,这就为阿拉伯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阿拔斯朝时期的地理学没有近现代那种详细的学科分支,它既包括自然地理学,也包括人文地理学。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地理学家。

赫赫有名的大学者花拉子密(780年~850年)出生于中亚的花剌子模朝,他以译成阿拉伯语的托勒密的《地理学》为依据,编纂了《地形学》一书。这本书里附有一张“地形图”,是花剌子模和其他69名学者共同绘制的。这是由阿拉伯人绘制的第一张关于天空和地球的图画。《地形学》以后成为阿拉伯世界各种相关著作的基础书籍,其中阐述的地理学理论对穆斯林地理学家的影响,一直延续到14世纪。

波斯人胡尔达兹比(约912年卒)撰写的《省道记》(又译《道程及郡国志》)在846年初次出版。 该书详细记载了东西交通路线、驿站和各地贸易情况。书中有关历史地志学的内容,学术价值极高,成为以后的地理学家的重要参考资料。

历史学家叶耳孤比也是一位地理学家,他于891年至892年完成了他的《地方志》一书。这部书独创一格,在地志学和经济地理学方面叙述得更为详尽。从9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了对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征服,阿拉伯文明随之传入这一地区。

这里产生了阿拉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制图家易德里西(1100年~1166年)。

他撰写了《云游者的娱乐》这部被称为“纪念碑式的著作”。这部著作总结了托勒密和麦斯欧迪等人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而且还依据了各地实际观测者的最新报告。这部书已认识到了“地球浑圆”这一事实,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易德里西还用银子制造了一张盘子形的世界地图。

在阿拔斯朝晚期,产生了一位东方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雅古特(1179年~1229年)。

他幼年时作为战俘被卖给伊拉克的一个商人。后受到良好教育并获得解放,流浪一段时间后他到了波斯东部的木鹿城,那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他便在那里潜心攻读,收益颇大。1219年蒙古西征花剌子模时,他逃到了摩苏尔,并于1224年在摩苏尔完成了他的《地名词典》初稿。1228年在叙利亚的阿勒颇最后定稿。这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地名词典,实际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涉及的内容,除集当时地理学之大成外,还包括了历史、人种志和自然科学。其中引用的古籍许多已毁于战乱,因此所引用的有关材料极为珍贵。

阿拉伯世界名气最大的旅行家是商人和旅行家苏莱曼·塔吉尔和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1304年~1377年)。

苏莱曼在9世纪前期,曾从波斯湾到印度和中国经商旅行。回国后他在851年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东游记》(又名《历史的锁链》)。10世纪这部游记又经阿拉伯史学家艾卜·赛义德哈桑作了增补。《东游记》中记载了中国和印度的地理环境、交通路线、经济、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情况。其中记载最详细的是从阿曼到中国所经过的海洋和岛屿的情况,以及广州的风俗、宗教等,这是阿拉伯人关于中国和印度沿海状况的最早记载。在《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前,苏莱曼的《东游记》与比鲁尼的《印度游记》一起,是欧洲人了解和研究远东地理的最重要的参考书。

伊本·白图泰曾于1325年至1354年间3次出游,足迹遍及整个阿拉伯世界,向东到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向东南到过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过西班牙。

他将沿途所见的奇闻逸事讲述给别人听,伊本·朱赞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1356年完成,名为《异域奇游胜览》,汉语译名为《伊本·白图泰游记》。这部游记在记载各地的经济、政治、风俗、民情的同时,也叙述了当地的地理和物产的状况。

涉及地域范围最广的阿拉伯地理学著作是用波斯文写成的《胡杜德·阿拉姆》(《世界境域志》),它于1892年在中亚阿拉伯文化名城布哈拉被发现。有趣的是,书上没有署作者姓名,但注明了成书于徙志历372年,即982年或983年。这是一部除了美洲和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地理著作。除地理状况外,该书还涉及到了当地的民族、物产、风俗、社会制度等情况,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