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奇闻故事 包公断案的故事有什么

一、三国演义---决阴狱的故事有人知道吗

司马重湘断案

说东汉汉灵帝在位的时侯啊,在四川蜀郡有一个秀才,复姓司马名貌字重湘。

其人天资聪明,喜爱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八岁的时侯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本郡的人都认为他是神童,推举他上京应试。重湘志大才高年少气盛,因看不起主持考试的人,出言不逊而落榜。

从此,他约束自己的行为,每天在家闭门读书不问外事。双亲死后,他为父母守墓六年,家乡的人们都夸他孝顺,屡次向上举荐他的事绩,都被有权有势的人所压制,因此啊郁郁不得志。

那时的汉朝朝政腐败,居然可用钱来买官,官职也各有定价,一大批无才无学的人得到了重用。重湘出身贫穷之家,到了五十岁也无法展施胸中的才华。一天酒醉之后,他心中不平,取过文房四宝,边吟边写,落笔写成了《怨词》一篇,写完咏叹良久,心绪难平,又题了八句诗:“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吟完,越想越生气!把诗稿烧了,大叫道:“老天老天!你要是真的有知,我看你怎么回答我?我司马貌一生耿直,你啊就是把提我到阎王面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什么!”说完,感觉得身子困倦,不知不觉倚着桌子睡着了……

朦朦胧胧间,只见七八个青面獠牙三尺多高的小鬼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对他说道:“你这个秀才有什么才华学识?怎么敢怨天怨地、诽谤阴间?!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教你有口难开。”

重湘说:“是阎王爷自己不公正,反怪我说他,这是什么道理?!”

众鬼不由分说一齐上前,扯手的扯手,拉脚的拉脚,套上绳索拽了就走,重湘大叫一声猛的醒过来,满身都是冷汗,一连打几个寒战,就觉得脑昏体倦,头重脚轻,妻子把他扶上床睡了。

到了第二天,依然是昏迷不醒,怎么叫也不答应,也不知得了什么病。到了黄昏,人直挺挺的,口中连气也没了,妻子汪氏大哭一场,见他手脚尚软,心头还有些微热,也不敢移动他,只是守在他头边,不住地哭天哭地……

原来啊,重湘写的《怨词》,被夜游神看见了,这么这么一说,玉帝听了大怒:“世上人们的富贵荣辱,都在个人的运气!依着你司马貌,有才有德的人就必须升迁,无才无德的人就必须罢免?哪有这道理?天下要是世世都太平无事,江山要是代代永不变更,那还有什么意思?真真是岂有此理!你这小子见识不广,反说我这有私?(有私也轮不上你说啊……),在诗里还居然想要作阎王爷,把世事件件更正,也太狂妄啦!阎王爷哪是凡人可做的?想那阎王殿上积案如山,十殿阎王忙得都没空吃饭!偏他有本事?能一一更正?,快把他给我抓起来!!!”。

一旁的太白金星听了忙说:“他口出大言必有大才,我想阎王殿上肯定有不平之事,凡是百年沉冤未经判明的,往往地狱中怨气上冲天庭。所以,以老臣愚见,不如把司马貌押到阴司,替阎王当差半日,凡是阴司冤枉案件让他判明。他如果断得公平将功恕罪;倘若不公不明,再去罚他,他也就心服口服啦!”。

玉帝听了点点头,就差金星奉旨,到森罗殿命阎王爷马上把司马貌勾来,暂时借王位给他,限他一晚上审积案断冤案。如果断得好,那么,来生让他极富极贵,以报他今生之灾之苦;倘若他无才无能,那就把他打落地狱永世不转人身。

重湘来到阎王殿上,阎王对他说:“上帝有旨,让我把阎王的位子借你坐六个时辰,让你审案。你如果断得公平,那就让你来生富贵;倘若你无才判明,那你就永堕地狱不得超生。”

重湘道:“玉帝真的有这旨意?这可正和了我的心愿!”

就这样,他戴上平天冠,踏上无忧履,穿蟒袍束玉带,小鬼们打起升堂鼓,报道:“新阎王爷升殿!”,重湘分付判官:“本大王奉玉帝旨意管事六个时辰,你可把从前案卷中,找那天大的疑难案件,百年都难判决的拿来,看本大王给你们判上几件,给你们做个榜样。”

判官回禀:“只有汉朝初期四宗案自,至今已经三百五十余年没有审清,请大王审查。”

重湘道:“取来我看。”判官捧卷呈上,重湘揭开看时,原来是这四件——

一是屈杀忠臣的案件。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氏。

二是恩将仇报的案件。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三是专权夺位的案件。原告:戚氏。被告:吕后。

四是乘危逼命的案件。原告:项羽。被告:王翳、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

重湘翻看一遍呵呵大笑:“我当什么难断的大事,如何这么久还审不清?你们都该问罪。这都是因为阎王循私耽误的缘故!看我今夜都为你们判明白审清楚!”随即叫值勤的小鬼,照四个案卷把原、被告一齐唤到,挨个准备听审。这一下啊震动了地府,闹遍了阴司。所谓:每逢疑狱便因循,地府阳间事体均。今日重湘新气象,千年怨气一朝伸。

不一会儿,小鬼来报:“阎王爷,人犯都已到齐了,请您审案。”

重湘道:“带第一拨上来。”

判官高声叫道:“原、被告带到!共五名,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后。

重湘先叫韩信:“你先前跟随项羽,不过是个持戟的小官,项羽对你是言不听计不从;等你遇到刘邦,他为你筑坛拜将,为你驾车推轮,封你为王酬谢你的功劳,对你不错啊。你还要起谋叛之心,死罪是你自取啊,怎么今日却反告刘邦?!”

韩信:“您听我一一告诉您,我韩信受汉王筑台拜将的大恩,为报答汉王我使尽了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他平定了三秦;又在荥阳救过他的命。为了他我东挡西杀!俘虏魏王豹,大破代王兵,杀死赵王歇;北伐幽燕,东定齐鲁;大败楚兵二十万,杀了项羽帐下的名将龙且;在九里山前,我排下了十面埋伏阵,一战成功杀尽楚兵;又派遣六将逼死项羽在乌江渡口,可称十大汗马功劳!本来指望子子孙孙能够世世代代享受富贵。谁知,那刘邦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发将我一贬再贬!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我去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斩了我的头!诬蔑我反叛,杀了我家三族。我想来思去没有罪,平白受此惨祸,至今沉冤三百五十余年!”

重湘:“你既为元帅,怎么却有勇无谋?难道就没个可商量能帮你的人?瞧你这窝囊样!被人哄来骗去,那么大的一个藩王,抓你就象抓小儿一样,今日你却埋怨来啊?”

韩信:“我有一个军师的!姓蒯名通,可是他这人有始无终,半途跑了!”

重湘传令快把蒯通传来,霎时间蒯通传唤到庭,重湘问他:“韩信说你有始无终半途而逃,不尽军师之职,是何道理快快向本王交待!”

蒯通:“不是我有始无终,是那韩信不听忠言以致于此。当初啊,韩信逼走了齐王田广,是我上表刘邦,为他讨取的假王名号,好平服齐人之心。汉王大骂:‘胯下小子!楚还没灭,你他妈妈的便想称王?!’,当时,张良在刘邦背后,轻轻的踢了一下,低声说:‘用人之际,不要因小失大。’,刘邦便改口说:‘大丈夫要当便为真王,当哪门子的假王?’这才命令我把印信拿来,封韩信为齐王。我看刘邦啊终有怀疑韩信的心思,日后必然要有负韩信。于是我劝他树起反汉大旗,与楚连和三分天下以观其变。韩信却说:‘筑坛拜将的时侯,我和刘邦曾发誓:汉王不负韩信,韩信不负汉王!今日我怎么能失信呐?’我反复向他陈说利害,他就是不从,反而怪我教唆谋反。我那时害怕,想想干脆装疯魔逃回家乡算了。等到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之后,果然有了长乐宫杀身之祸,他后悔也晚了。”

重湘听了,点点头问韩信:“你当初不听蒯通的话,是怎么想的?”

韩信回答:“有一个算命先生许复给我算过命,说我能活到76岁,功名成就,人是善终,所以我才不忍背汉。谁知我才活了32岁,是姓许的骗了我!”

重湘叫小鬼把许复提来审问,说道:“韩信只活36岁岁,你怎么却说他能活72岁?你们这些算命的就会胡说八道乱言祸福,就会骗人钱财,结果误了人家的一生!可恨啊可恨!”

许复回答:“阎王你听我说:俗话道‘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韩信本该活76岁,是据理推算出的。可是他他杀气太重,损阴伤德,以致于折了寿,这可不是我推算无准啊。”

重湘问:“他怎么损阴伤德?你给我一一说来。”

许复说:“当初韩信弃楚归汉时迷了路,多亏遇到两个樵夫,给他指出了一条去南郑的路。可是他恐怕项羽派人来追,被樵夫走漏消息,就拔剑将两个樵夫都杀了。虽然樵夫只是一般人,但对他却是有恩的。他杀害恩人,忘恩负义,上天罚的最重。有诗曰:亡命心如箭离弦,迷津指引始能前。有恩不报翻加害,折堕青春一十年。”

重湘问:“还有三十年呢?”

许复道:“萧何丞相三次推荐韩信,汉王修筑三丈高台教韩信上坐,刘邦手捧金印拜他为大将,韩信安然领受、毫不谦虚。有诗曰:大将登坛内外专,一声军令赛皇宣。微臣受却君皇拜,又折青春一十年。”

重湘说:“是啊,臣子受君王拜,果然要折福。那,还有二十年呢?”

许复道:“刘邦帐下辩士郦生,去说服齐王田广降汉。田广同意72城一齐投降,并每天和郦生饮酒为乐。韩信乘其无备偷袭人家。田广只道是郦生卖了自己,于是用锅煮了郦生。韩信得了大功劳,辜负了齐王降汉之心,也夺了郦生说齐的功劳。有诗曰:说下三齐功在先,乘机掩击势无前。夺他功绩伤他命,又折青春一十年。”

重湘道:“这也说得有理。还有十年?”

许复道:“他还有折寿之处,当年韩信九里山前排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百万战将千员,逼得项羽匹马单枪,逃至乌江口,自刎而亡。有诗曰: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阴谋多杀伤天理,共折青春四十年。”

韩信听了许复的话低头无语,重湘问道:“韩信,你还有话说吗?”

韩信想了想说:“当初是萧何推荐我为将,后来又是萧何设计,哄我入长乐宫丢了命。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想至今心中不服!”

重湘听了说:“那好,就把萧何也叫来,为你审个明白。”

萧何来到,重湘问:“萧何,你怎么反复无常,又荐他又害他?”

萧何答道:“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想当初韩信怀才不遇,汉王缺少大将,两得其便。谁知汉王得了天下后就变了心,嫉妒韩信的本事。后来因为陈豨造反,他御驾亲征,临行时嘱付吕后娘娘用心防范。汉王走后,娘娘有旨宣我去商议,说韩信要谋反,想要杀了他。我说:‘韩信是第一个功臣,没觉得他要反啊?臣不敢奉命。’娘娘大怒说:‘你和韩信大概是同谋吧?!你要是没有杀韩信之计,等圣驾回来,一同治你的罪!’当时我心里害怕,只得定下计策,假装说陈豨已被平定,骗韩信入宫称贺,教武士拿下斩首,我其实并没有害韩信的心,都是吕后逼的!”

重湘听完说:“我知道了,看来韩信的死,都是刘邦和吕后干的好事!”说完,分付判官:“审理此案,看来汉家得天下,大半是韩信的功劳,刘邦功高不赏,滥杀功臣,造成千古冤案!”,立案后放在一边。

重湘再唤大梁王彭越上前问道:“你有什么罪啊?吕氏要杀你?”

彭越哭诉:“我有功无罪!只因为刘邦出征,吕后这人素来淫乱,问太监:‘大臣中,谁最漂亮啊?’太监奏道:‘只有陈平最美。’娘娘道:‘陈平在那里?’太监道:‘随驾出征。’吕后道:‘那,还有谁啊?’太监道:‘梁王彭越,英雄美貌。’吕后听说,岁即发来密旨,宣我入朝。我到了金銮殿前不见娘娘。太监道:‘娘娘有旨,宣你进长信宫面议机密事项。’,我奉命进得宫,宫门被反锁上。吕后来到,邀我入宫赐宴。喝罢三杯酒,她、她要与我做那混乱君臣的事,我执意不从。吕后大怒,喝人用铜锤将我乱锤打死,将我煮作肉酱,砍头示众,还不许收葬。刘邦回来后,只说我要谋反,真是冤枉!”

吕后在傍听完,大叫委屈:“阎王爷啊,你老可别听彭越的一面之词,这世界上只有帅哥追美眉!哪有美眉追帅哥?那天啊,是我请彭越进宫议事,他见我是个特特特美的美眉,就起了坏心!臣戏君妻,理该处斩啊。”

彭越听了怒骂道:“啊呸!不要脸的!当年你被项羽捉到,关在楚军营中,一惯与审食其私通。想我彭越一生刚直,那里有淫邪之念?!”

两人争个不休。重湘一拍桌案:“安静!我看啊彭越所说是真,吕氏是假饰之词,你们不必多言。彭越乃是建汉的大功臣,正直不淫,忠节无比,你来生仍作忠正之士,与韩信一同报仇。”

再听九江王英布的诉说:“我与韩信、彭越三人情同手足,汉家的江山都是我三人打下来的!可我并没有半点反叛之心。有一天,我正在江边游玩,忽然天使到来,奉吕后娘娘的懿旨,赐给我肉酱一瓶。我谢恩完毕,尝了尝之真挺好吃!谁知,吃着吃着,却吃出一个人手指头,我心中疑惑就盘问来使,他只推说不知道。我急了,暴揍他一顿,这才说实话!大王啊,原来那是、是、是彭越的肉啊!我听后心中难过,把手指插入喉咙中向江中吐出肉来,变成个小螃蟹。至今啊,长江中还有此一种,名为‘蟛蚏’,这是彭大哥怨气所化啊!我当无处泄怒,便把使臣宰了。吕后知道后,差人将三般朝典---宝剑、药酒、红罗三尺送来,取我的头回朝复命。我屈死无处可言!望大王明查啊!”

重湘听完:“三位贤臣果然死得太可怜了,等我做主,把汉家天下三分给你们三人,各掌一国,报你生前汗马功劳,不许再言。”

刚听完了第一拨人的申诉,第二拨又到了,谁啊?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丁公上来大哭:“大王啊!我当年在战场上围住了刘邦,他说我要是放了他,他将来和我平分天下,我因此放了他一条生路。可他当了皇上后,反倒杀了我!我不服啊!求阎王爷作主。”

重湘听完问刘邦:“这事你怎么说?”刘邦说:“丁公是项羽的爱将,见仇人不杀,是个背主的小人!所以我杀了他!为的是警戒后人,当臣下的不忠可不成!这怎么是杀害无辜?”

丁公听了大嚷道:“你这无赖!说我不忠,那你的大将纪信在荥阳替你而死,是个大忠臣,你怎么没有一点怀念?一点表彰?可见你忘恩负义。项伯是项羽亲叔叔,在鸿门宴上拔剑救你,是第一个不忠于主人的人!你怎么不杀?反而赐姓封侯?还有个雍齿,也是项羽的爱将,你平生最恨他,可你却封他为什方侯,怎么你就偏偏和我做对?!”

“这这这……”,刘邦听后搭拉着脑袋说不出道理。

重湘一笑:“这事啊我心中有数了,可把项伯、雍齿与丁公做一拨,等候判决。”

审理完毕,再带第三拨告状的上来,第三拨原告是戚氏;被告是吕氏。

重湘问话:“戚氏啊,那吕氏是正宫娘娘,你呐不过是宠妃,自古立长不立幼,天下应该归于吕氏之子,你如何告她专权夺位,这是甚么道理?”

戚氏哭着说:“大王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年啊刘邦在睢水大战,被丁公、雍齿追得无路可逃,单骑走到我戚家庄,我老爹把他藏了起来。有一天,我正在房里弹琴被他听见了,非要见我,看我是个大美眉,非赖着和我那个那个……我不同意,他赌咒发誓的说:‘假如我将来得了天下,你和我生的儿子我就立他为太子。’还扯下战袍一幅与我为证,我拿这赖皮没辙才答应了他。后来啊,我生一子,起名如意。刘邦原本许愿死后传位给如意,因为满朝大臣都惧怕吕后,所以没成。刘邦死后,吕后立了自己的儿子,我母子不敢争什么。可谁知吕后心还不足,把我母子骗进宫,给如意喝了毒酒,叫宫娥用针刺瞎我的双眼,又将铜水灌入我喉中,砍断我的四肢,抛在WC里。大王啊,我母子有何罪啊?受这非人的刑罚?至今啊是含冤未报,求您做主!”说完,一通大哭。

重湘抹抹眼:“你别伤心了,我还你个公道,教你母子来生为后为君,团圆到老。”

接着,重湘唤第四起告乘危逼死人命的到庭,人犯到齐,各报名姓。原告:项羽;被告:杨喜,王翳,夏广,吕胜,杨武,吕马童。

重湘问项羽:“灭你项羽兴他刘邦的都是韩信,你如何不告他反而告这六将?”项羽道:“我有眼不识英雄,让韩信弃我而去,这实在怪不得他。我兵败垓下突围逃命,遇了个田夫,问他左右两条路那一条是大路?那田夫回答:‘左边是大路。’我信了他的话望左边而走,谁知却是死了,被汉兵追上。那田夫原来是汉将夏广,整个一个骗子!我那时仗着生平本事杀透重围,来到乌江渡口,遇了老朋友吕马童,原指望他念故旧之情放我一马。谁知他伙同四将,趁火打劫!逼着我抹脖子!这还不算!还把我大卸六块,各拿着去请功,我心中不服!”

重湘听完,点头道是:“这六个家伙,原本没什么本事!乘项羽兵败力竭逼死人命,靠侥幸骗得升官发财!甚么东西?!来生啊当把这六个混蛋让项羽斩首,以报其怨。”立案完毕,叫大家且退在一边。唤判官将册过来,一一与他判断明白:恩将恩报,仇将仇报,分毫不错。

重湘口里发落,判官在傍用笔填注,何州、何县、何乡,姓甚名谁,几时生,几时死,细细开载,将人犯逐一一叫到面前,发去投胎出世-----

第一个就是韩信。

重湘说道:“韩信啊,你一生尽忠报国,替汉室夺下了大半江山,可惜啊,你含冤而死。现在,本王发你仍生本朝,在谯郡曹嵩家托生,姓曹名操,字孟德。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坐镇许都,手下谋臣猛将如云,享有汉家山河的一半。那时啊你权威盖世,任你报那前世的仇和恨!但要记住:你在世时不许称帝篡汉!以表明你从来没有叛汉之心。你的儿子受汉禅位后将追尊你为武帝,以偿还你兴汉的十大功劳!”

韩信喜谢:“谢大王厚恩!”

第二个叫过刘邦。

重湘说道:“你来生啊仍然投生汉家还是皇上,名为献帝,你一生都要被曹操欺侮,整天胆战心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这是因为你前世为君有负臣下,所以来生则受臣下所欺!这是你的报应!你有没有意见?”

刘邦咧咧嘴:“甭管报不报应,只要还是皇上就成啊!”

接着叫过吕后:“发你在汉末伏家投胎,仍为汉献帝的皇后,被曹操千磨百难,最终被人用红罗勒死在宫中,以报你长乐宫残杀韩信之仇!”

吕后嘟嘟囔囔:“干吗勒死?上吊不成吗?”

这时,韩信问重湘:“大王啊,那么,萧何发落到何处啊?”

重湘回答:“萧何啊有恩于你,可是呐又有怨于你,这样吧,”叫过萧何:“你啊,发在杨家投胎,姓杨名修,表字德祖。当初啊,刘邦进入咸阳,大家都忙着争抢那金银和美眉,偏你就要那书籍地图户口簿?!就你清高聪明?那好!我啊让你来生还是聪明盖世悟性绝人,官至曹操帐下主簿,俸禄优厚,以报你三次荐举韩信的恩情。可是你啊聪明过了头,我罚你参破曹操心思,因“鸡肋”为操所杀,前生你哄韩信入长乐宫受死,来生让你偿他的命也!”

萧何笑笑:“行行,能接着和韩信在一块,死得其所啊”。

接着,重湘唤九江王英布上前:“九江王啊,你可称天下名将!相貌堂堂!这样吧,本王发你在江东孙坚家投胎,姓孙名权,表字仲谋。先为吴王,后为吴帝,坐镇江东,享一国之富贵,福寿双全”

又唤丁公上来:“你去周家投胎,名瑜,字公瑾。发你在孙权手下为都督,披发为将,雄姿英发,赤壁传名,但被孔明气死,寿止三十五岁。因为你啊跟随项羽不了了之,所以罚你来生啊,跟随孙权也是不了了之!”

又请彭越上前:“梁王啊,你一生是个正直之人,受屈而死,我特发你在涿郡楼桑村刘弘家为子,姓刘名备,字玄德。你生来千人称仁万人称义,坐镇蜀中天府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曹氏灭汉之后,你续汉家烟火,以表彰你的忠心,你意下如何?”

接着又唤过戚氏夫人:“发你在甘家出世,配刘备为正宫。吕后当初慕恋彭越美貌,求淫不遂,又妒忌汉皇爱你,今天啊,本王断你与彭越为夫妇,使他嫉妒不得!赵王如意仍做你的儿子,改名刘禅,小字阿斗。为蜀汉后主,安享四十二年之富贵,以偿还他前世所受之苦。”

彭越听了忙说:“大王啊,三分天下是大乱之时啊,西蜀一隅之地,怎能敌得吴、魏?请问可有贤臣名将?(最次也要有做弊码啊!)”

重湘听了笑道:“好办好办!就判几个人扶助你就是啦!”

说着叫蒯通上前:“你啊足智多谋,本王发你在南阳托生,复姓诸葛名亮,表字孔明,号为卧龙。为刘备军师,共立江山。”

又唤许复上来:“你啊算出韩信有72岁之寿,只有32岁,虽然种种折寿因素,但也是命中该着的!如今啊,发你在襄阳投胎,姓庞名统,表字士元,号为凤雏,帮助刘备取西川。注定只活32岁,死于落凤坡之下,与韩信同寿,为你算命不准的报应!今后啊,凡是算命之人,胡言哄人,看你如此折寿必然警醒了。”

重湘叫过樊哙:“本王发你范阳涿州张家投胎,名飞,字翼德。你今生屠狗为业,来世屠猪出身。”

又唤项羽上来:“本王发你在蒲州解良关家投胎,只改姓不改名,姓关名羽,字云长。你二人啊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桃园结义,共立基业,流名千古。然而,你樊哙放纵妻子吕须帮助吕后为虐,项羽杀害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因此你二人都注定凶死,一个被刺死,一个走麦城。但是樊哙生前忠勇,并不会谄媚。项羽不杀刘邦老爹、不污刘邦老婆,不于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注定来生俱义勇刚直,死后为神。”

接着叫纪信过来:“你啊前生尽忠刘家,未得享受一日富贵,为救刘邦假冒汉王被烧而死,忠烈千秋!发你来生在常山赵家出世,名云,字子龙,为千古名将。当阳长坂百万军中救主大显威名。寿年八十二,无病而终。”

再叫过项伯、雍齿过来:“项伯你做为项羽的叔叔,胳脖却朝外拐,贪图富贵实在不怎么样!雍齿你呐厚着脸皮受仇人的封爵,你们两个人啊在项羽面前都是罪人,对不起他!所以啊,本王发你来生一个改名颜良,一个改名文丑,都为关羽所斩,以泄前世之恨。”

项羽问重湘:“那六个抢我尸体的混蛋将军大王如何发落啊?”

重湘说:“好办!我发六将在曹操部下把守关隘。杨喜改名卞喜,王翳改名王植,夏广改名孔秀,吕胜改名韩福,杨武改名秦琪,吕马童改名蔡阳。你过五关斩尽此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

项羽听完大笑:“好好好!这可是瘸子跳高----‘忒’好了!”

重湘又问楚汉争天下的时侯,所有兵将屈死不甘心的、怀才未尽的、有恩欲报的、有怨欲伸的,听过他们自诉后,都发在三国时投胎出世。刻薄害人、阴谋惨毒、负恩不报的变作战马与将帅骑坐,如此如此,判官一一细注明白,不觉五更天金鸡鸣叫,时间到啦,重湘退殿卸了冠服依旧是个秀才,将自己所断案卷,送给阎王爷看了,阎王爷看后叹服,替他转呈上天,取旨定夺。

玉帝见了,称赞说:“三百多年的冤狱,他六个时辰就能断明,果然是见天地无私报应不爽!重湘真是天下之奇才!来人啊,将众人报冤托生之事一一准奏。重湘有经天纬地之才,今生怀才不遇,来生应该赐他王侯之位!这样吧,让他改名不改姓,仍托生司马之家,名懿,表字仲达。一生出将入相,传位子孙,并吞三国,国号为晋。曹操虽然是韩信转世报冤,但欺君弑后等事不可为之!否则后人都学了他的样!这样好了,就教司马懿欺凌曹氏子孙,一如曹操欺凌献帝的故事,循环报应,以警后人,劝他为善不为恶。”

玉帝颁下御旨,阎王开读完毕,备下筵席与重湘送行。

重湘启告阎王:“我的妻子汪氏,自幼跟随我这穷读书的受了一世的辛苦,麻烦大王转告玉帝,来生仍判为夫妻,同享荣华。”阎王说:“好好好!”。

重湘在阴司告别阎王爷,这边床上忽然翻身挣开双眼,见妻子汪氏还坐在头边啼哭,连叫:“怪事!”,便将大闹阴司之事细说一遍:“我已奉玉帝旨意,不敢拖延,高兴的是来生啊还能与你团聚。”说罢就闭目而死,妻子汪氏己知到来生去向,急忙收拾后事,然后也死了。到三国时,司马懿夫妻,即重湘夫妇转生。

至今这段奇闻,传留世间……

二、包公断案的故事有什么

1、杀牛破案

有一个无赖,把一个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里,保证知道这位老农是无辜的,就答应一定会帮老农洗刷罪名,也会让那个无赖得到应有的惩罚。

包拯告诉农民,你照我说的做,回家以后把自己家中的牛杀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场上去卖,然后换一些钱自己用。

按照当时宋朝的法律在民间私自杀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许可下,那名老农就真的回家吧牛杀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农民杀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马汉,给我把这个举报的人抓起来,人们都蒙了,说包公你怎么不去抓那个犯法的农名啊。

包拯说农民杀牛是经过我的允许的,倒是你,为什么把农名家牛的舌头割了。这下告状的人哑口无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惊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农名的事件从实招来。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包公断案的,原来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计,他假装不知道有人要害农民,故意卖个破绽,让这人一位自己的计谋得逞。

包拯干脆将计就计,来个欲擒故纵,最后再来个瓮中捉鳖,杀他个措手不及,还农民一个公道,给不法分子应有的惩罚。

其实包拯在就到牛舌头被割的报案后,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说策划的着一些,就是等着被法分子自投罗网的,这一前一后的妙计足以见得包公断案手段的高超。

2、包公审老鼠

那时,朝中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太监,深得皇上信任。这老太监听说包公名声大噪,很是不爽,就想了个歪点子,想让包公出洋相,扫包公的威风,臊包公的脸皮子。

这天,这个老太监叫人捉住一只差不多跟猫一样大的老鼠,将它的尾巴切了,血淋淋地关在笼子里,亲自送到包公跟前道:“这只大老鼠,自以为本事比猫还大,横行霸道。

欺东霸西,居然潜入皇宫,窜进我家,偷吃了金馔玉肴不说,还咬坏了当今皇上御赐给我的金袍玉带。请大人明察公审,看这只可恶的老鼠该当何罪?”

这不是故意来挑衅吗?包公愁上了眉头。包公是个正派人,对这种割卵求荣的太监,打心眼里就讨厌。何况这批人,平时胡作非为、仗势欺人,他也早就想在大庭广众之下揭穿他们的老底。

让太监们出丑。因此包公一听这老太监要告老鼠的话,就明白是咋回事——不过是城隍娘娘怀胎,心头有鬼罢了。包公一点也不推辞,欣然接下案子。

老太监心中大喜,他想,看包公你如何收场。包公把惊堂木一拍,一声大吼:“王朝、马汉,速速前来,将罪犯带上公堂!”这声势,像要审大案要案。

随着一声吆喝,王朝、马汉早把那只装在笼子里的老鼠带上公堂。原告老太监是朝中有身份的人,因此特给他设了个座儿。包公斜睨了一眼那老鼠,手上一用力。

把惊堂木狠狠一拍,大声喝道:“大胆老鼠,仰仗谁的势力,竟擅入皇宫,又潜入民房,吸尽民脂民膏不说,还敢咬坏公公的金袍玉带。真是罪大恶极。现在原告在此。

本官法纪森严,定严惩不贷!”听着包公在那儿装腔作势,老太监怎么听也不是味儿,这不是指着冬瓜骂葫芦,月亮坝里谈秃子吗?好你个包拯,还真看不出你的胆呢。

本公公可不是停妻娶妻的陈世美!老太监还在想,突然又是一声惊堂木拍案,只见笼中老鼠受惊,抓腮挠腿,上蹿下跳。包公字正腔圆,开始正儿八百地宣判。

“被告老鼠,现原告举证在此,你咬坏公公玉带金袍一事,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你还有什么话可以辩解?”老鼠会有什么话辩解?真是天下奇闻。

“被告老鼠,既然你不辩解,本官现在宣判——”老太监在一旁好笑,包龙图呵包龙图,你装怪也装得太认真了罢,看你如何下台!包公宣判道:“尔这鼠辈所为,已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不把你处以极刑——五马分尸不能泄恨。姑且看在公公面上,判处你阉刑,割断你的情根。叫你来世成为五官不齐、六根不全不人畜不畜的混帐东西。

王朝、马汉,大刑侍候,将罪犯带下去实施阉刑!”宣判完,包公走下台,对老太监深深一揖。然后道:“请问公公千岁,本官判得公正与否?量刑是否妥当?

如有不妥,万请公公指正一二。”老太监此时是猴子爬到黄莲树,讨到的是苦果子。他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忙不迭点头道:“大人英明,判得公正!难怪天下人都说你是我大宋第一好官哟!”

包公双手一拱道:“多谢公公,下官敢不认真?要不是我投鼠忌器,看在公公的面子上,一刀把这恶大恶极的老鼠剐了,现在只好处个阉刑,真是便宜了它!”老太监哪还敢说什么,忙喊备轿回去。

包公却拦住他说:“公公勿忙走,待验过了刑再走不迟!”老太监在那儿脸红一阵白一阵,周身像是十个猫儿在抓,额上滚下豆大的汗。

半晌才悟过来道:“别,别啦,我还有事。”说完比老鼠溜得还快。包公哈哈哈的笑声,老太监听在耳朵里,比那只受刑的老鼠还难受。

3、包公审石头

宋仁宗在位时期,在端州城外有个小孩子他的父亲靠卖油炸糍粑来维持生计。有一天小孩帮父亲到街上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别好,刚过中午就全部卖完了。

小孩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有点累,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休息,不由自主打起吨,等他醒来的时候,小孩子大哭。

包拯正好路过,就让马汉去问明情况,小孩哭着对包拯说,老爷我卖炸糍粑赚来的铜钱,让人偷了去,我回去爸爸肯定揍我,包拯听了之后,决定帮一帮这个孩子。

他想了一会,有了主意,他让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府上说是要审判他,一时间包拯审石头的事情传遍大街小巷,,第二天百姓争先恐后的来观看。

他们要看看包拯这一次会怎样断案,包拯在公堂上正襟危坐,把惊堂木一拍,大声说道,你这石头,小孩在你身上打盹,醒来之后钱就不见了,是不是你偷了。

快快从实招来,不然,赏你三十大板。包拯连问三声,这石头还是默不作声,包拯说,你这是软的不吃吃硬的咯,来人,给我打!手下就一拥而上,啪啪啪的打了三十大板。

包拯说这石头我是审不了了,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每人给这个孩子一文铜钱,让他和自己的父亲有个交代,包拯在这里谢谢大家了。乡亲们平日里受保证照顾,这时候当然愿意帮忙。

就一人一文的投到门口那个装满水的桶里,但有一位礽铜钱的时候,水面上浮起一层油,包拯大吼一声,快把这个了抓起来,他就是偷钱的人。

这人当然不承认,保证说孩子卖糍粑的前他都数过,没一文钱上都有油印子,现在你的钱也有这个现象,怎么解释,投钱的人终于承认。百姓对包拯的敬意又多了一分都说包拯是一位好官。

4、狸猫换太子

北宋宋真宗皇后死后的事,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

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

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

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

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

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

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5、包公斩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

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三、你还知道有关包公断案的哪些小故事

1、包公铡陈世美

《铡美案》讲述了北宋年间,民女秦香莲嫁给书生陈世美为妻,然而其夫进京赶考,数年无音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公婆饿死,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

到京后,得知陈世美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陈世美寿诞之日,香莲闯宫而入,陈竟昧心不认,反将香莲母子三人赶出宫去。

三朝元老王延龄得知此情后,教香莲假扮唱歌词的村妇,在酒席宴前借唱戏陈,陈仍不相认,并将香莲赶出京城,暗中命家将韩琪前往杀害,以灭口。

韩琪追至庙中,听香莲哭告实情,不忍杀害,毅然将香莲母子放走,自感难以复命,自刎而死。香莲悲愤已极,前往包拯处控告,包公准状后,召陈世美来与香莲对质。

陈世美自恃皇亲国戚,强词狡辩。皇姑、国太也来威胁。包拯不惧权贵显大义,正义凛然,狗头铡刀下怒斩了那忘恩负义之人。

2、杀牛破案

有一个无赖,把一个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里,保证知道这位老农是无辜的,就答应一定会帮老农洗刷罪名,也会让那个无赖得到应有的惩罚。

包拯告诉农民,你照我说的做,回家以后把自己家中的牛杀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场上去卖,然后换一些钱自己用。

按照当时宋朝的法律在民间私自杀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许可下,那名老农就真的回家吧牛杀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农民杀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马汉,给我把这个举报的人抓起来,人们都蒙了,说包公你怎么不去抓那个犯法的农名啊。

包拯说农民杀牛是经过我的允许的,倒是你,为什么把农名家牛的舌头割了。这下告状的人哑口无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惊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农名的事件从实招来。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包公断案的,原来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计,他假装不知道有人要害农民,故意卖个破绽,让这人一位自己的计谋得逞。

包拯干脆将计就计,来个欲擒故纵,最后再来个瓮中捉鳖,杀他个措手不及,还农民一个公道,给不法分子应有的惩罚。

其实包拯在就到牛舌头被割的报案后,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说策划的着一些,就是等着被法分子自投罗网的,这一前一后的妙计足以见得包公断案手段的高超。

3、包公斩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

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4、书生冤案

相传包公带着包兴,微服私访。这天,来到一个地方,看看天色已晚,决定找个人家投宿。他们顺街走着,见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门前石阶上流泪。包公忙上前问:“请问老翁,何事伤心?”

老人抬头看了包公一眼,并不说话,只是流泪。包公不便多问,便提出想在这里借宿。老人一听,连连摇手:“不行,不行!实不相瞒,这里前几天才死了人。”

包公一听死了人。便问死者何人?何故而死?这一问不要紧,倒引出一段奇案来。原来,这位老人姓徐,夫妇两人,膝下只有一子,年方十八。不久前,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

新娘子聪明贤慧,全家人都很满意。新婚之夜,新娘子听说丈夫正在攻读迎考,便出了一个上联考他。这是个连环对:“点灯登阁各攻书”。新娘子开玩笑地说:“对不上下联,不准进洞房。”

偏偏新郎书生气太重,一时答不出,竟赌气到学堂去了。第二天,新娘发现丈夫愁眉不展,便问是何原因?新郎说;“我正为答不出你的对联发愁呢!”新娘说:“你昨天夜里不是对上了吗?”

新郎感到很奇怪;“我昨夜睡在学堂里,并没有回家,怎么会答出对联来呢?”新娘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这才知道昨夜是被人钻了空子失去贞操,悔恨交加,一气之下,便上吊死了。

一见出了人命案子,衙门马上来人,将新郎捉拿归案。文弱书生抵不住糊涂官的严刑拷打,被逼供认,判了死刑,秋后问斩。老夫人徐氏闻讯,投河而亡。

活生生的一个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好不凄惨。包公听老人讲完了经过,心里也很难过。是谁促成新娘子冤死的呢?要破此案,必得先对出这个对子来。

这天晚上,包公就宿在老人家里。夜深了,他还在苦思着那个下联,一个人在后院里踱了一会,索兴叫包兴搬来一张太师椅,倚在梧桐树旁,对月而思。

想着想着,包公禁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个下联正是“移椅倚桐同赏月”。对联想出来了,破案的办法也就有了。天明后,包公来到县衙,叫人贴了张榜,上写欲在本地挑选一些有才学的人。

带进京城做官。条件是:能对出“点灯登阁各攻书”的下联来。榜贴出不久,一个书生揭了榜。他得意洋洋地来见包公,说:“本书生看过榜后,欲随大人进京,还望大人多多栽培。”

包公说;“你对出那副对联了吗?”书生假装思索了一下,说:“这是个下联,上联应是‘移椅倚桐同赏月’,不知大人肯不肯带学生进京?”包公嘿嘿一阵冷笑。“行,我带你进京!”

说罢,惊堂木一拍:“还不快给我拿下!”左右一拥而上,把书生捆绑起来。书生正做着官梦,不想被当场拿住,吓得连喊冤枉。包公厉声说:“歹徒,你居心不良,乘夜间淫人妻子。

害死两条人命,岂能饶你!左右,掌刑!”书生一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下,高呼:“小人愿招!”原来,那日新郎赌气跑到学堂后,几个同学开他玩笑,说他放着如花似玉的新娘不伴。

却到学堂来守夜,新郎便将考对联的事说了。谁知,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书生乘机潜往新郎家去答对联,新娘子不辨真假,竟与他同入洞房,以致酿成了这场悲剧。

包公当堂叫书生划供,打入死牢,并叫来姓徐的老人,让他将押在狱中的儿子领回家去。一场冤案,被包公巧妙地判明了。

5、包公审石头

宋仁宗在位时期,在端州城外有个小孩子他的父亲靠卖油炸糍粑来维持生计。有一天小孩帮父亲到街上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别好,刚过中午就全部卖完了。

小孩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有点累,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休息,不由自主打起吨,等他醒来的时候,小孩子大哭。

包拯正好路过,就让马汉去问明情况,小孩哭着对包拯说,老爷我卖炸糍粑赚来的铜钱,让人偷了去,我回去爸爸肯定揍我,包拯听了之后,决定帮一帮这个孩子。

他想了一会,有了主意,他让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府上说是要审判他,一时间包拯审石头的事情传遍大街小巷,,第二天百姓争先恐后的来观看。

他们要看看包拯这一次会怎样断案,包拯在公堂上正襟危坐,把惊堂木一拍,大声说道,你这石头,小孩在你身上打盹,醒来之后钱就不见了,是不是你偷了。

快快从实招来,不然,赏你三十大板。包拯连问三声,这石头还是默不作声,包拯说,你这是软的不吃吃硬的咯,来人,给我打!手下就一拥而上,啪啪啪的打了三十大板。

包拯说这石头我是审不了了,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每人给这个孩子一文铜钱,让他和自己的父亲有个交代,包拯在这里谢谢大家了。乡亲们平日里受保证照顾,这时候当然愿意帮忙。

就一人一文的投到门口那个装满水的桶里,但有一位礽铜钱的时候,水面上浮起一层油,包拯大吼一声,快把这个了抓起来,他就是偷钱的人。

这人当然不承认,保证说孩子卖糍粑的前他都数过,没一文钱上都有油印子,现在你的钱也有这个现象,怎么解释,投钱的人终于承认。百姓对包拯的敬意又多了一分都说包拯是一位好官。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