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奇闻故事)关于春联的奇闻故事有哪些 2024-10-28 17:50:32 0 0 有关春联的小故事?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有: 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个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 一番话说得乾隆也笑了。 2、郭沫若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有一次和同学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来告状,先生问是谁干的,没人敢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就免予惩罚。 先生出的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想了一下,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一听,很高兴,惊叹其才华,于是,全部学生都免予处罚了。 3、有一位财主,父子俩花钱各捐了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对联内容是这样的:“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有一位读书人读了以后,在对联上添了数笔,对联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又怒,把对联撕掉了。 春联的民间传说概述?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 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 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 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 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 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 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 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 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 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偷春联的典故? 这个典故说来自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早在东晋时王羲之的书法就被人们所了解,有很多的人都想要将其书法进行收藏,只可惜的就是很少能得他的真迹。但在每年春节来临之前,王羲之都会将写好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口上,有人就把主意打在了他的春联上,以至于每次贴完对联第二天早上打开门后,就发现春联已经被人偷走了。 无奈之下,王羲之想了个办法,他写了一副新春联后,再也没有人敢去偷,那到底内容是写得什么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是这样一幅对联让人看起来很是不吉利,于是也就不敢将其偷走了。但是很多人也都疑惑既然对联不太吉利,那贴在家门上就真得好吗? 等到大年初一的时候王羲之就在春联的后面各自加上了三个字,成为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只是简单的增加了三个字,原本不吉利的春联就成为了人人都喜欢的春联,邻居们看到了他的能力后也都连忙的称赞。 由此可见,王羲之不仅是书法方面的技艺精湛,就连文采也是不了得。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 下面是一则关于春联的小故事。 清代画家郑板桥和朋友出去散步,看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着一幅奇怪的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一看,便回家扛着一袋米,提着一包衣服送给了那户人家。原来这家主人是一个穷书生,因为他的春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缺一少十即谐音缺衣少食,郑板桥看出了其中的蕴意,便为其送来了粮食和衣物。 关于对联的传说? 对联的传说 : 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的怪兽,它专爱吃人。人们都非常害怕,战战兢兢的过着每一天,提防着年的到来,偶然一次,年来了,不知道是谁弄了很大的声响,年被吓了一跳,慢慢的,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害怕声响,于是每次年来了,大家就穿上红色的衣服,在门的两边涂上血,并且敲敲打打。 慢慢的年再也不敢来了,于是就有了过年和贴春联的习俗。春联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变而来的。相传古代有一凶暴甚於鬼的人叫后羿,被桃枝打死,人们就相信在门楣上悬挂桃枝可以驱鬼; 后来又盛传山林里住著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期能永久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 后来桃符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 到唐朝以后,又在这红纸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对联。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