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贺奇闻故事 北宋大臣向敏中的故事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一、北宋大臣向敏中的故事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复拜相。

晚年因买薛居正宅院,并与张齐贤争娶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遗孀柴氏,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天禧四年(1020年)去世,年七十二岁,真宗为其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后加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

向敏中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巧断命案

向敏中在西京任职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件,有名和尚路经一村落,见天色已晚,就央求屋主请求借住一宿,但被屋主婉拒,不得已,和尚只好暂且栖身屋主停放在屋外的车厢里。到了半夜,和尚突然惊醒,看见一名贼人背着一名妇人,手上提着包袱翻过屋墙后,匆忙离去。和尚不由在心中盘算道,早些时屋主拒绝我入屋借宿,如今若这屋主发现妻子跑了,财物也不见了,明天一定会找我算帐,不如赶紧离开此地。不料和尚因心慌没留意,竟误坠一口枯井中。坠入枯井后。才发现那位随强盗翻墙逃逸的妇人,已被强盗灭口,弃尸井中。

第二天,屋主果然循着脚印追踪至到井边,把和尚送进官府,和尚百口莫辩,只好供认,自己先诱拐妇人携带财物与自己私奔,但因害怕屋主派人追捕,只好杀了妇人再投井弃尸,而自己也因不小心而落井,至于放在井边的财物,则不知是何人取去。狱卒将报告呈送府台,府台认为罪证确实,应即宣判。只有向敏中认为赃物遗失非常可疑,于是单独审问和尚,终于得知实情,于是派密探到各地访查。

一天,密探走进村落中一家小吃店吃饭,老板娘听说他从府城来,就问他:“和尚杀人的案子,现在有没有新的发展?”密探故意骗她说:“昨天已判刑处死了。”老板娘问:“如果现在抓到真凶会怎么样呢?”“这件凶杀案已结案,和尚也处死了,即使抓到真凶也没有差别,官府不会再过问了。”老板娘说:“这话听了真难过,那妇人是我们村子里一个叫某甲(人的代称)的年轻人杀的。”接着把某甲的住处指给密探看,密探于是循所指方向将某甲逮捕并取出赃物,某甲坦承罪状,和尚也无罪释放。

大耐官职

宋真宗时,拜向敏中为右仆射,当时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值应对,真宗说:“朕自即位以来,从没有任命仆射,现在任命向敏中,这是不寻常的命令,向敏中应该很高兴。”又说:“向敏中今天的贺客一定很多,你前往看看,不要说是朕的意思。”李宗谔到达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李宗谔与他的亲信径直入内,缓缓祝贺说:“今天听说降下任命的诏书,士大夫莫不欢慰相庆。”向敏中只是谦卑应答。李宗谔又说:“自从陛下即位以来,从没有除授宰相,不是功劳道德隆重,关心倚重超过一般,何以至此。”向敏中又是谦卑应答。李宗谔又历陈前代为仆射的人勋德礼命之重,向敏中也谦卑应答,最终也没有一句反映他心情的话。李宗谔出门后,派人问厨房,今天有亲戚宾客设宴饮酒没有,也没有一人。第二天,李宗谔再次入对真宗,真宗问:“昨天见到向敏中了吗?”李宗谔回答说:“见到了。”真宗又问:“向敏中的心情怎样?”李宗谔就详细地回答了他所见到的情况。真宗笑着说:“向敏中很经得起官职。”~

二、贺龙有什么故事

贺龙小名叫常伢子,家中很穷。他从小就练了一身武功,可没处用,便给人家打短工。11岁那年,经人介绍到慈利东岳观一个姓单的财主家放牛。单老爷家势大,请了好几个长工。他与长工叔叔合得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亲切地叫他“常伢子”。他亲眼看到长工们经常受到财主的欺侮,心中愤愤不平:穷人为什么这么苦呢?一天忙到黑,还吃不上一顿好饭,稍一不慎,就要遭到拳打脚踢。幼小的贺龙为这事想不通,心中骂道:“狗日的财主爷,我要治你。”

说也奇怪,单财主虽对长工们刻薄无情,但很喜欢贺龙,见他五官端正,活泼可爱,将来定是个大才,总是“常伢子、常伢子”叫得非常亲热,从不打骂他,对他像自己家中孩子一样。贺龙却不领这份情,心中恨透了单财主。他发现单家有个对手叫卓财主,与单财主是冤家对头,二人誓不两立,常常为一些小事闹得翻脸不认人。贺龙灵机一动,巧妙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使了一个叫做“狗咬狗”的计谋。

卓家的稻苗刚插下不久,正是阳春4月的一天,太阳下山之时,贺龙照常收牛回家。他有意识地将一头牛的鼻绳扯掉,让牛跳进卓财主的稻田中,嫩绿的稻苗是牛的美食,一下子吃了个遍光。贺龙一回家,向着主人故意装出一副哭脸可怜巴巴地说:“一头牛挣断绳了!”单财主自然相信无疑,在贺龙的带领下,往牧场走去。这时,卓财主恰好从外面回来,只见一头牛正在田中吃稻苗,当他还未骂出声时,单财主已经赶到,看了现场,知道难以说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静观对方的动静。卓财主当然不会放过,说单是有意要毁他的庄稼,要他赔偿一切损失。单财主仗自己有钱,不仅不认输,反而说:“有意就有意,看你把老子怎么办?”卓财主气呼呼地说:“我们明天在县衙见,有本事的跟老子斗吧!”

卓财主连夜赶到县衙,给几个头面人物贿赂一番,以“蓄意谋财和折磨长工”之罪告了单家。第三天,二人对簿公堂。威风一时的单财主只得上了被告席,赔款5000块银子和补偿了长工3年的工日费。贺龙好不快活地哼了几首儿歌回老家去了。过了好久,单财主才明白这件事的原委,叹了一声长气:“我上了贺常儿的大当呀!”

贺龙身子肯长,还未满14岁,就已长成了一个小后生。他和一群小伙伴来到沅陵县的楠木湾铁厂挑矿。一天傍晚时分,贺龙刚收工回来,满身汗淋淋的,正欲寻水冲洗,附近的哥弟会头目宋保青匆匆跑来对他逗趣说:“听说仁义大哥欧阳开先住在湖田垭欧公洞,你敢不敢去拜访拜访?”贺龙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你说说他离这儿多远,往哪儿走?”宋保青便将地形路线及欧阳的相貌一一讲了,贺龙点了点头。

正午时,贺龙饭刚落喉,便如腾云驾雾地向欧公洞奔去。那儿全是山路,他却如履平地,很快来到欧公洞前。抬眼望去,只见那里虽地盘不大,但地势很好,傍山近水造了七栋四合井的砖瓦房,中间书有“欧氏宗祠”四个大字,四周均是炮楼。贺龙心中揣测:那防意如城的一栋房子准是欧阳开先的老巢无疑了。正迟疑时,突然从侧门冲出一群人,边奔边对贺龙喊叫道:“是哪里来的伢儿?给我抓住,快抓住!”冲在前面的一个彪形大汉手里抡着一根齐眉棍,凶神恶煞地非治他死地不可。贺龙毫不在意,满面怒气地直逼对方,心中说:“想抓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凑巧,这时从院中的拐弯处窜出一匹大黑马,直向贺龙身边奔来。贺龙眼疾腿快,闪开一步,就势一个鹞子翻身上了马背。他不知这是一匹无人敢驾驭的烈马,顿时烈性大发,飞扬四蹄,狂蹦乱跳,一条丈多宽的小溪沟一跃而过。贺龙双腿紧夹马肚,两手抓住鬃毛,俨然赛马场上的一位勇猛的小骑手。接着又是一个烈马回头,跃过溪沟。这样连续折腾了几个回合之后,贺龙依然安坐在马背上。周围的人被这一举动惊得先是目瞪口呆,然后交口称道:“小角色真了不起!他哪来这么大的胆量呢?”其实人们哪里知道,贺龙几岁时就胆量过人。有次父亲带他与一军官同桌吃饭。那军人故意趁贺龙不备在桌下放了一枪,全桌人皆惊,他却若无其事。那位军官暗忖:这是奇人!

当马再要冲向人群时,只见贺龙在马背上“啪啪’猛击几掌,烈马被镇住不动了,口吐白沫,昂头长嘶。这时管马的人赶来对贺龙说:“这是欧先生的坐骑,从不服别人管教,今天倒让你小子制服了,真是奇事呀!”接着那人又说:“欧先生请你进去喝茶!”贺龙应声道:“好,我正是拜访欧先生来的。不过畜牲还未征服,快上好嚼口,你们前后走几个人,我骑着它去拜访主人吧!”

欧阳开先是当地有钱有势的地头蛇,从不把人家放在眼中,故人称他“欧先生”。这次在一旁暗暗偷看了小贺龙的功夫,打内心佩服,遂笑嘻嘻地亲自将他迎进中堂。二人寒暄之间,欧阳先生发现贺龙虽满面稚气,却浓眉大眼,虎气生生,料定必是天才,于是心中打定主意,按哥弟会的堂规将他收作“老么”。

不久,社会上传出了一个奇闻:“贺云卿独闯欧公洞,治烈马震惊哥弟会。”

贺龙自参加哥弟会之后,经常与一些小伙伴们一起,说一些不满当时朝政的话,一个个摩拳擦掌,大有与旧政府拼命斗一场之势。一天,贺龙从别地来到熊壁岩的一家饭店住下,刚坐定不久,大庸有个拖枪头子名叫向紫云,外号“老鼠”,带了20多条人枪,来到这里拦路抢劫。有人向沅陵县知事余风声报了案。余

立即带上县大队100多条人枪,连夜包围了熊壁岩。哪知川“老鼠”根本不是对手,只战几下就伤亡了好几个,其余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了。县大队乘胜追击,将未逃掉的及部分无辜者一共抓住了24人。贺龙也被误抓在内,他本想阐明自己的冤情,一想,既被误抓,说也白费。余县长一声令下当场杀了4人,未杀的人呼天叫冤,有的双腿瘫软,如同死的一般。贺龙面对血腥的大刀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心中说:“该死腿朝天,不死在阳间,即使杀了头,再过15年又是好汉。”

谁知事情非常奇怪。剩下的人一到县城,全部杀掉,唯独留下贺龙未杀。贺龙朝两眼望着他发呆的余知事发问:“为什么留我不杀呢,是不是弄准了我是冤枉?”余知事捻捻胡须摇摇头笑道:“我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见你少年英俊,将来是国家之栋梁,杀了可惜。”贺龙说:“我将来真的有出头之日,你不怕吗?”余知事说:“我就是放的这个春风呀!”贺龙冷冷一笑:“只怕我不会落夏雨哟!”余知事连说:“会的,会的。”

余知事给他弄了一顿好吃的饭菜,劝他不回去了,帮衙内干事。贺龙口里答应了,可是没几天趁机一逃了之。他回到桑植家乡后,有人问他为何要回来?他说:“我恨透了那班横行的官吏,岂能与他们同一个鼻孔出气?”

三、评书《施公案》讲的是什么故事

《施公案》内容概括如下:

《施公案》大致说施公在江都县知县任内破获连环无头命案,拿奸僧九黄、淫尼七珠及十二寇,收绿林英雄黄天霸。黄天霸、贺天保等助施公拿关大胆,擒刘六、刘七等。施公官迁顺天府尹,赴任途中,黄天霸于恶虎村不得已镖打武天虬、濮天雕自刎,救施公脱险。

施公在顺天府又破奇案,升任通州仓厂总督。奉旨出巡山东,放赈救灾,途中得黄、贺等相助拿获抢粮盗首于六、于七;返京途中又于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似虎,河间府拿侯七,任邱县拿谢虎。康熙封施公为漕运总督。

后施公与黄天霸、关小西奉旨出巡,又收神弹子李公然、白马李七侯。一路平冤锄恶,破盗金牌案,杀采花贼飞来燕;于海州杀冒名知县毛如虎,摩天岭剿余成龙,水龙窝拿费德功;三打殷家堡,使堡主殷龙退还所劫粮饷,又擒关东大盗蔡天化。

黄天霸、朱光祖、褚标等三进连环套,破窦尔敦盗御马案。施公返朝后,又奉旨破御用琥珀夜光杯被盗案,为此于朝舞山遇险,被黄、贺与何路通救出。各路英雄大破齐星楼,擒琅琊王王朗,夺回御杯。康熙对施公及各有功英雄封赏有加。

扩展资料

《施公案》其故事先以说唱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后经文人敷演为小说。最早可见的书面形式为嘉庆三年(1798年)的97回本,自成书以来,后人一续再续,竟至十续,到光绪年间终于成为120万字,528回的巨著。

《施公案》中的故事既有说书艺人的独创,又有对前代的继承改编,其中继承的占大多数,这些来自前代的案例故事在不断的重写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最初的公案小说多被收录于各种文集,直到明代才形成系统的公案小说集。而明代的公案小说又多是单独短篇,一片讲述一个案件,由案发到结案。

在选材上,《施公案》除采用了传统的刑事、民事案件外,还增加了大量所谓“钦案”与集团案,这也是公案小说创作文上的一个新情况。而《施公案》中施公所面临的敌对势力则不然,小说除承袭并发展了前代的公案故事外(一般为刑民事案件),还描写了大量同宫府公然对抗的强盗山寨。

施公同这类具有侠肝义胆与身怀绝技的人物之间,既具有长官与属下的性质,同时又保持着清官与侠士的特殊关系。这种相互间的特殊关系,正是公案与侠义两种题材合流的必然结果,也是以《施公案》为代表的一批清代公案侠义小说,同前代那些单纯公案小说与单纯侠义小说具有显著不同的一个标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施公案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