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奇闻故事,农村里有哪些奇人奇事

一、聊斋记载的奇闻异事三则,三则分别是什么故事

僧术

黄生,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富有才情,志向很高。他居住的村外有座寺院,里面住着一个僧人,跟黄生交情深厚。后来僧人外出云游,去了十多年才回来。他看见黄生,感叹地说:“我以为你早就飞黄腾达了,到如今还是一个平民百姓吗?看来你的福运很薄,请让我为你贿赂贿赂阴间的神灵。你能给置备十千银钱吗?”

黄生回答说:“不能。”僧人说:“请你勉强置一半吧,其余的我代你借上。我们以三天为约。”黄生答应了,回家后抵押家当,勉强凑够了五千的数目。

三天后,僧人果然拿来五千钱交给黄生。黄家原来有一眼水井,井深得探不到底,有人说通着河海。僧人让黄生把钱捆好放在井边。嘱咐他说:“你约摸我到了寺里后,就把钱推进井中。等到半顿饭光景,井中会有一个大钱浮起来,你就拜它。”说完就走了。

黄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法术,转念一想,灵验不灵验还说不定,如果把十千钱都投进井中,未免太可惜,就把九千藏起来,只投进了一千钱。稍过了一会儿,井中突然凸起来一个大水泡,铿的一声破了。接着就有一个钱浮起来,像车轮一样大。黄生害怕极了,赶快跪拜,又取出四千钱投进去,落井后发出碰击声,原来是被大钱隔挡着,沉不下去。

天快黑时,僧人来了,责备黄生说:“为什么不把钱全投进去?”黄生说:“已经都投进去了。”僧人说:“阴府的使者只拿了一千去,为什么要说假话?”黄生只得把实情讲了。僧人叹息说:“鄙吝的人成不了大器。你命中注定到老也就是个贡生,不然的话,立即就能中进士。”黄生非常后悔,求僧人再给他祈祷,僧人坚决推辞,走了。黄生看见投到井中的四千钱还浮着,便用井绳把它钓上来,大钱就沉下去了。这一年,黄生果然仅考了个副榜贡生,到死也如同僧人所说的,仅是个贡生。

商妇

天津有个商人,要出远门做买卖,从一个富人那里借了几百两银子作本钱,不幸被小偷看见了。到了晚上,小偷预先藏在他屋里等他回来;但商人因那天是个好日子,拿到钱就出发了。小偷等得时间久了,只听商人妻子在床上翻来复去,像难以入睡。

一会儿,墙上忽然开了个小门,屋里通亮,门里出来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手拉一条带子,走近床边递给商人妻子。商人妻用手推开,年轻女子固执地再递给她,她就接过去,起床,拴在梁上,伸进脖子,上吊了。年轻女子也就走了,墙上小门也关上了。小偷大惊,推开门逃了。

天明后,家里人见主妇吊死,报了案。官府捉商人邻居去,严刑拷打,邻居忍受不了折磨,只得承认杀了人,几天后就要被处决了。小偷为邻居的冤枉不平,到官府自首,说了那夜亲眼见到的事实。官府不信,对他用刑,他也不改口供,说那是真的,邻居便免了罪。官府向其他邻人调查,都说那宅子的旧主人曾经有年轻媳妇吊死过,年龄、相貌跟小偷说的完全符合,因而知道那是年轻妇女的鬼魂。人说暴死的人必然找人作替身,真是这样吗?

镜听

山东益都县的郑氏兄弟,都是文学士。大郑早就出了名,父母偏爱他,因此对大儿媳也好;二郑科场失意,父母不太喜欢他,也就厌恶二儿媳,至于耻于把她当作儿媳,这样相比之下一冷一暖,兄弟二人心里就有了隔阂。

二郑媳妇对丈失说:“都是同样的男子汉,为啥就不能为老婆争口气?”拒绝和丈夫同宿。从此二郑发愤努力,专心致志地勤学苦钻,也终于有了名气。父母对他的看法稍好了点,但终究不如对哥哥好。

二郑媳妇盼望丈夫显贵的心情非常急切,这一年正好是乡试大比之年,在除夕晚上她偷偷用镜听的方法为丈夫考试占卜吉凶。出了门,听见有两人才起来,互相推搡着闹着玩,说:“你也凉凉去!”二郑媳妇回到家里,弄不明白这句话是啥意思,也就放下这事不再提了。

乡试考完以后,兄弟二人都回家了。当时天还很热,两个媳妇在厨房里为忙秋的人做饭,热得她俩很难受。忽然有骑马的人登门来报喜讯,说大郑考中了举人。郑母赶紧跑进厨房喊大儿媳说:“老大考中了,你可凉凉去。”二郑媳妇又气又难过,一边掉泪一边做饭。

不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喜说二郑也考中了举人。二郑媳妇听说,用力一扔擀面杖起来,说道:“我也凉凉去!”这句话是她心中气忿之情所激,不知不觉顺口说出来的;可过后再一想,才知道正好应验了镜听占卜的结果

二、农村里有哪些奇人奇事

我的高祖父是四川人,本姓何。大约清朝末年,川中灾荒战乱频繁。为了求生,年方二十多岁的高祖父扛一把锄头,背一个竹背篓(背篓里有一方石质砚台,至今仍收藏在我家),沿途或打零工、或采摘野果、或乞讨,从四川某地(具体地点已不可查考)一路北上。到达家乡(甘肃某乡村)时,当地有一个家道较殷实的熊姓人家相中高祖父精壮能干,又兼自己无子,遂招赘高祖为婿。高祖遂更名,后生育子女分为两支,一支随熊姓,一支随何姓。高祖勤劳节俭,持家有道,逐渐成为家族中坚,虽在战乱之时,也以己之能,团结族人耕地种田,家中颇有余粮,使族人不至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高祖心肠慈善,性情豪爽,又常以粮食接济亲邻,哪知这一善行引起了邻县土匪的觊觎。当时匪患频发,为了防止土匪劫掠,高祖在庄中建一堡子,令全族三四十口人聚集居住。据祖父回忆,堡子夯土为墙,房舍环绕,只留一小门供出入。某次,一伙十多人土匪来袭,面对手持刀斧的土匪,高祖以68岁高龄,使用一三节棍,独力据守堡子口,打翻土匪6人,自己也身中7刀,俱伤在头、胸、腹等要害之处。土匪伤亡惨重,收拾伤亡者逃遁。也因此战之威,后来土匪再未侵犯。土匪走后,族人见高祖身负重伤,且年岁已高,救治条件也奇差,以为不能活,遂简单包扎后并准备后事。谁知高祖一息不绝,初仅可饮粥,后渐能正常饮食,半年之后,竟然全然复原,后寿至75岁殁。祖父每言及此事,无不感叹高祖勇力之强、性命之韧,我也以此为奇。

三、历史上都有哪些奇闻趣事

1955年,中国考古研究会在中科院郭沫若的建议下,对明十三陵的定陵进行考古挖掘。

挖掘的过程出现了一件奇事,虽然与考古过程无关,但和挖掘产生的问题相关。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年考古非常没有经验,考古队把从万历皇帝地宫里的棺椁当做废弃物给扔了,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扔掉的棺椁被当地农民捡去,并有七人为它丧了命。

1959年,万历和两个皇后的楠木棺椁,被扔进宝城外面的山沟后,当天下午就被附近的农民一抢而光。大家见到这块表面剥蚀、整体却完好如新的棺木,如获至宝。有一对年迈的夫妻,特地用这珍贵的楠木请人打做棺材,以备后事。事情竟如此巧合,第一具棺木制成后,老伴蹬腿归天;第二具刚刚完工,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不到半个月。

老夫妻的突然去世,使知道底细的人大为震惊,这个故事也就越传越神秘。然而,五个月后,一个更加神秘恐怖的故事又发生了。

在捡棺木的公社社员中,裕陵村的一对小夫妻收获最大。棺木扔下宝城时,他正和老婆在陵墙外的山坡上劳动。他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好木料,于是立即行动,和老婆一起将宽大厚实的金丝楠木板一块块连拖带拉弄到自己地里。

小夫妻把皇帝皇后的棺材板拉到中,立即找人做成了两个躺柜,端端正正地摆在堂屋里。村人有的羡慕他发了一笔横财,有的则不无忌妒地警告说:“皇帝的东西不是随便可以用的,要是没那福份,消受不起,还会搭上性命……”

这些话,小夫妻没放在心上,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悲剧真的发生了。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小夫妻带着满身泥水收工回家时,突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他老婆的心“怦怦”直跳,冥冥中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在催促着她,顾不上做饭,便急忙院内院外四处寻找呼喊。当夫妻俩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屋里时,蓦然发现躺柜边放着四双小鞋。俩人只觉部“嗡”的一声炸响,迅速打开柜盖,只见4个孩子相互挤压着,早已气绝身亡。孩子们的手指根部渗出了血渍,柜壁布满了抓过的痕迹。

当地公安人员将4个孩子(3男1女,最大的12岁,最小的女孩仅5岁)的死因作了详细分析后,得出“缺氧憋死”的结论。

原来,柜盖和柜壁之间有一个铁挂钩,柜盖盖严后可以锁上,孩子们一定是钻进躺柜里打闹时,不料盖子自动落下,挂钩正好挂住。这样,柜子里空气慢慢没了,任凭里边怎样叫喊挣扎,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年那四个孩子死后,夫妻俩在短短的几年中又生了4个(这次是3女1男)。令人悲叹和困惑的是,他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不久,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在一个静谧的深夜,趴在躺柜上神秘的死去。据说是因为用煤烧地坑,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1~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岁,二人相识很早。梁漱溟的一个表兄与毛泽东岳父杨昌济关系很好,常携梁漱溟一起去拜访,叩门之后,常是毛泽东前来开门。彼时毛泽东只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而梁漱溟已是北大的教授了。

2~顾颉刚出身苏州的诗书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看到顾氏文风劲盛,特誉为“江南第一诗书人家。”

3~中国人最先公开剪去辫子的,是冯自由的父亲冯镜如。他侨居日本,避甲午战事回国。《马关条约》签订后,他返回日本时,即将辫子剪去。孙中山则是1897年在横滨剪去辫子的。

4~黄炎培访问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迎接,拉着黄的手说:“已有二十年不见先生了!”黄是第一次见毛,闻言愕然。毛笑道:“当年先生在上海演讲,学生有幸旁听,先生自然不知。

5~冯友兰临终前,说了最后一句关于哲学的话: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历史有他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毛主席读通了中国史,他对中国历史十分熟悉,在一次开大会的时候,毛主席提出了“毛邓刘朱”组合,他说,历史上有个“毛邓刘朱”的组合,那是在东晋的时候,他们为东晋的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我们现在,也有“毛邓刘朱”的组合,这岂不是历史的再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邓刘朱”

毛泽东(1893-1976)人民的开国领袖,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开创者。大家都熟悉不用细说了。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刘伯承(1892-198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朱德(1886-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毛邓刘朱”的组合,就在中国历史上重复的再现过。

东晋时期的“毛邓刘朱”。

1,毛宝(?-339)东晋名将,曾平定苏峻的叛乱,后被封为开国侯。

2,邓岳(?)生详年不明,东晋名将,曾参加322年的王敦之乱,后平定苏峻叛乱有功,被封为开国伯。

3,刘遐(?-326)东晋名将,冀地人将他比作关羽、张飞,平定王敦的哥哥王含之乱有功,追赠安北将军。

4,朱序(-393)东晋名将,淝水之战,暗助东晋,讨平叛将丁零首领翟辽,击败西燕皇帝慕容垂,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