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奇闻异事网(谁能给我讲个故事民间的,奇闻异事传说最好) 2024-08-28 00:07:22 0 0 一、有什么网站或者书籍可以看到民间的奇闻异事去起点中文网看我的《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吧。此书于去年12月25日上架,现在还可以免费阅读。作为后现代小说,跨文体写作,这本书里都是有意思的民间传说、社会新闻,甚至侧重叙事的诗歌、散文、段子、微博(微小说即用微博形式写成的小说,字数在140字以内)、日记……此书第一集发在纵横中文网,两集相加,已有300多篇微小说和小小说,10万字左右。虽然已经写成小说,不能给你提供素材,但也许对你会有所启发。我这本书自认为治疗中学生作文选材困难有特效,什么事都可以写出意思(意义)来。《微小说与小小说续集》第一篇长这样:《宫斗看多了》张格格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就搞笑道:“本宫回来了!”他老妈正在精心炒菜,没听清楚她说什么回来了。她又说:“本宫尚未进膳,未知有否佳肴美味可供本宫一用?”这回她老妈听清楚了,又想到她平时爱看宫斗剧,就笑着说:“什么本宫本宫的?你给老娘好好说话,要不小心老娘揍你!”张格格听她老妈这么说,心下一寒,喊道:“卧槽,这么残暴!我严重怀疑我是不是你亲生的!”二、关于贵州的各种奇闻异事荔波发现会开花的石头2011年03月07日 13:23多彩贵州印象我要评论(0)贵州荔波小七孔“石头开花”,是形容那些难以实现的事。可是在贵州黔南荔波的茂兰,由于大自然的特殊“关怀”、人类的珍惜和保护,这一“天方夜谭”居然异乎寻常地变成了人间现实。茂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2万公顷的岩石上,不但布满苔藓,长出花草,生长灌木,而且在裸露的石山上还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树根能伸进石缝,顺势将岩石挤裂,看上去好像“石包树”。树根又能攀越岩石,延伸到很远,寻找适合生长的地方,又形成“树包石”。据统计,茂兰的森林覆盖率达91。58%,堪称世界奇观。1988年,茂兰喀斯特森林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地球同一纬度上惟一的绿洲,如一块翡翠镶嵌在中国西南,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它不但是“国宝”,而且是地球上的无价之宝,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荔波的龟背山和地峨宫原始森林,是世界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据专家考察,这里有752个树种,珍稀的有翠柏、短叶黄杉、黄叶油杉、南方铁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香果树、鹅掌楸等等。珍稀动物有锦鸡、林麝、猕猴、香獐、小灵猫、苏门羚、华南虎等。有一种稀有的壁虎是在这里首先发现的,科学家们把它定名为“荔波壁虎”。还有一种奇怪的蛙,脚上长着吸盘,爬上树不会掉下来,称为“锯腿树蛙”。山清则水秀。荔波的樟江河清澈见底,风景秀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樟江漂流享誉海内外,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凡到过荔波的人,都赞誉这里的小七孔景区景致天成。清泉在石上流淌,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岩壁上与河床中形成六七十处瀑布和迭水,飞洒注入深潭。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森林长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荡舟,丛林对抱成荫,一堆堆茂密的双扇蕨争相涌出。岸边的古木弯曲地伸向水面,用枝叶不停地戏水,划出道道波纹。伸进河底的树根,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将巨大岩石掀起。更有屹立水中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根部紧紧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冲走。一些倒在水中的大树,依然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在小七孔鸳鸯湖700多米长的“水上林阴道”放舟,水中低垂的树枝不时碰着船头,仿佛要与游人亲近。这里是一片净土,四时湖水绿如蓝,幽静极了。荔波的野竹巢森林,长在“漏斗”里。漏斗又称“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低于地面,四周封闭如斗,形成碟状,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消水。在这样低洼、阴湿的环境里,同样布满森林,层层密密,枝叶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观。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奇迹。当我们把视线由黔南一角的荔波转向黔西南另一角的兴义的时候,我们又见到一片苍翠的“绿石林”。在长200公里,宽30~5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展露着形形色色的峰林,称为“万峰林”。它不但气势磅礴,而且上面长满植被,苍翠碧绿,与喀斯特森林一起形成贵州独特景观。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来贵州探寻喀斯特地区的巨大而特殊的“资源库”和“基因库”,探索“人与生物圈”的和谐,探寻人类美好的明天。三、谁能给我讲个故事民间的,奇闻异事传说最好[最厚道的干亲】白庆生是唐州城里有名的铁公鸡,有了儿子之后想结一门干亲,却迟迟不能如愿。其实,唐州城里结干亲的风气很浓。本无血缘关系的人家,给孩子认个干爹干妈,俩家就成了亲戚。结为干亲以后,就多了一个社会关系,遇到事情相互给个帮衬,人多自然力量大嘛。俗话说:干亲干亲,离了厚道不亲。而白庆生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谁愿意和他结干亲?然而也有例外,经过热心人的不懈努力,到底找到了愿意和白庆生结干亲的人家。那家人住在城外,主人叫郝实在,有几十亩良田,还开了一个豆腐坊,是个殷实人家。白庆生大喜过望,当即就让热心人带路,自己抱了新生儿来到郝家。白家以新生儿的名义孝敬了郝实在一顶毡帽,郝实在则送了干儿子一把银质长命锁,待行过结亲之礼,两家就成了干亲。白庆生和郝实在序了年齿,郝实在年长一岁,做了大哥,白庆生这个城里人只好屈尊为小弟,中午郝家款待白家,席间说起各自的兴趣爱好,两个人居然都喜欢下棋,白庆生喜出望外,当即拱手说到:“明天定来向大哥请教!”白庆生过不食言,第二天吃过早饭,就骑着驴子来到了郝家。郝实在迎了白庆生往客房走,一边吩咐伙计好生照料驴子。两个人摆开棋盘,就红先黑后地厮杀起了。白庆生不爱行商劳心劳力,他把从祖上继承的钱财投在他人的店铺里,自己当股东做吃红利。因此他平时是个闲人,大把的时间都消磨在了几家棋馆里,或赤膊上阵,或旁观品评,棋艺早在中流以上。此时与郝实在上阵,根本不把这乡下棋手放在眼里。果然,只走了十来步,就大体摸清了对方的水平:野路子,少章法,虚张声势,没多少实力。然而,白庆生并不打算赢棋。如果你今天赢了棋,明天还怎么好再来“请教”。既然这个乡下土鳖家道小康,不宰他一下实在说不过去。何况白庆生结下干亲的目的,就是为了贪便宜沾光。因此,白庆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时不时的露出破绽,眼睁睁的把自己的“车”送到对方的“马”蹄下。当然也不能输的太惨,免得让对方小瞧了。一个上午下了三盘棋,要了个二平一负的结果。白庆生拱拱手:“大哥果然;厉害,明天再来讨教!”郝实在人如其名,赢了棋喜形于色,连说承让承让。郝家中午执意留饭,白庆生假意推辞了一句也就留了下来。午饭不算丰盛却也有一荤一素两个菜,外加一壶黄酒。吃过午饭,白庆生略有些醉意,打着饱嗝,骑着驴子,悠哉游哉地回城休息。从此以后,白庆生像上班一样,天天吃过早饭就骑着驴子来到郝家。郝实在也一如既往,吩咐伙计把驴子牵到后院好生照料,自己则把白庆生迎进客厅,泡上浓茶摆开棋盘,你来我往地厮杀一个上午,中午郝实在照样留饭,雷打不动地两个菜一壶酒,夹菜的时候,白庆生总爱检讨一句:“不好意思,又打扰了。”郝实在翻来覆去也只有一句话:“不必见外,谁让咱们是亲戚!”至于战绩,郝实在是越杀越勇,白庆生则是每况愈下,二平一负的局面渐渐就演变成了一平二负。当然了,有时候白庆生也会赢一局,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胜二负的结局。白庆生既然“不敌”郝实在,那就更有必要天天来“讨教”了。郝实在赢了棋笑在脸上,白庆生输了棋却笑在心里:“冲着你老哥家的好黄酒,我也得一输到底呀!转眼半年过去了。这天下午,白庆生照例来到郝家下棋。不料,刚刚下完两盘棋,白家的伙计一路打听着来到郝家,要白庆生速速回去。说是白庆生的姑姑去世了,要他这个娘家侄马上过去参与处理后事。这个丧讯报的可真不是时候,生生把一顿小酒给耽误了,可姑姑那边是骨肉至亲,白庆生只好忍痛割爱,回城奔丧。白庆生心急火燎,出了村子就跨上驴背加鞭而行,谁知道只跑了几步,那驴子就满身冒汗,气喘吁吁的慢了下来,任他如何鞭打都无济于事。白庆生心生疑窦,直叫怪事,这匹驴身高腿长,膘满体壮,脚力极好,来的时候还是一路小跑,虎虎生风,这会怎么成了老绵羊?白庆生围着驴子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个究竟。不料路边一个拾柴的老汉停了手中的活儿,冲他“嘿嘿”直乐:“是郝实在的干亲家吧?”白庆生被笑的心里发毛,点点头,问:“你认识我?”老汉说:“你天天来,我怎么会不认识?其实我们村的人都认识你。既然是郝家的干亲家,你就别打这哑巴牲口了,你不知道它刚刚出过大力吗?”白庆生一怔:“怎么会事儿?”老汉微微一笑,说出了一个秘密,原来,郝家开着豆腐坊,原来一直让伙计推磨,一个上午只能磨完一斗黄豆。自从郝家结了城里的干亲,白庆生天天送驴上门,郝家就改用驴子拉磨,每天上午至少能磨两斗黄豆,豆腐坊的生意也就比以前翻了一倍。以往白庆生都是吃过午饭才回家,这驴子歇了一顿饭的工夫,自然就恢复了体力。可今天这驴子是刚卸了套从磨坊里牵出来的,连口气都没来得及喘,它怎么有力气跑步呢?白庆生又是一怔;“这怎么可能?我们是亲戚呀!”老汉嘲讽道:“有你这样天天来白吃白喝的亲戚吗?村上的人都在背后笑你呢!”白庆生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急忙牵着驴子走开。真是羞死先人了,想不到自己这个工于心计的城里人,竟然被一个乡下土鳖给耍了!如果把这么健壮的驴子租出去半天,的到的脚力钱何止买两个菜、一壶酒?何况这酒菜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独享!这样算下来,并不是自己在白吃白喝,而是每天中午都在请郝实在吃饭喝酒!更让人窝火的是。自己天天在棋盘上装孙子,还要低三下四地向那个土鳖“讨教”!白庆生咽不下这口气,思来想去,终于有了主意:等把姑姑的丧事处理以后,对驴子拉磨的事情假装不知,照样去郝家下棋,那时使尽浑身解数,再不让一招一子,把那土鳖杀个片甲不留,出口恶气!然后断亲绝交,再不往来。三天以后,白庆生从姑姑家归来。正要下乡挑衅郝家,却见十字街口贴了一张大红海报,近前细看,原来是刘家棋馆正在举行棋王争霸赛。白庆生知道,每到年底,一些棋馆为了聚拢人气,都要悬赏举办一些赛事。看着看着,白庆生的眼睛瞪大了,擂主并不陌生,那是唐州城第一高手;攻擂的他也熟悉,竟是乡下土鳖郝实在!白庆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那白纸黑字又不容质疑。白庆生也顾不得多想,转身就奔了刘家棋馆。然而白庆生去晚了。比赛实行的是三局两胜制,郝实在连胜两局,打败擂主,提前结束了赛事。这会儿正披红带花,被棋迷们簇拥着跨街游巷哩。白庆生彻底傻了眼,原来人家才是象棋高手,每次都不把他杀个落花流水,并不是给你面子,而是为了白使你的驴!白庆生偷鸡不成反倒蚀了把米,得了个大教训,从此以后对人就厚道多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