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他做人的奇闻故事)教他做人的奇闻故事有哪些

一个关于怎样做人的故事?

讲一个小故事: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有一次,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原来,买布人和卖布人吵起来了。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上前劝架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了。”买布人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如果你错了,怎么办?”买布人说:“如果评我错了,我把脑袋给你,那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颜回说:“评我错了,我把帽子输给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快把帽子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想:“三八二十四才对呀,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但孔子这么说了,他只好把帽子给了买布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

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

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变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气云涌,雷鸣电闪,眼看就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的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便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颗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戴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闩。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子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戴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山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躬身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意在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帽子;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事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孔子正是深谙此道,才使颜回免于一系列的纠纷。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觉得不怒不争是吃亏、丢面子、懦弱的表现,因此一旦与他人意见相左,或者触及自己的利益时,就会争得鱼死网破,头破血流。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会升级,往往就是因为双方不懂得不怒不争的道理,有一点儿小矛盾就丧失理智,导致悲剧的发生。一般来说,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矛盾,双方都是有责任的,但是作为当事人,如果能做到不怒不争,就可以摆脱许多无原则的纠纷和不必要的争吵。

好了,分享结束,喜欢的朋友关注我,谢谢。

伊索寓言中有什么故事教人们做人?

《说谎的猴子》教人做诚实的人

《说谎的猴子》:一个爱说谎的猴子上船去雅典,可船在路上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翻了船。有一条海豚十分喜欢与人类交谈,从而获取知识。海豚把猴子当作人类托上水面,并与猴子交谈,交谈中猴子又在说谎,被海豚揭穿后海豚愤愤不平,便把猴子弄下海,淹死了。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做人,千万不能说谎,说谎的人也会因此而受到报应!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样,才能使其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去!

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的简短故事?

例如,有一个叫“卖牛”的故事,讲述一个农民因为一时贪婪,不断卖掉他最好的牛,最终变得一无所有的故事。

(教他做人的奇闻故事)教他做人的奇闻故事有哪些

另外,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如《小毛驴过河》、《乌鸦喝水》等等,也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

儿童教给成人做人道理的例子?

千寻眼看着父母变成猪心里非常害怕,她想回到原来的世界,她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她一边蹲下一边哭着对自己说,醒来吧。

她孤单的躲在角落里,身体开始变得透明,这时候,她多么希望有一双手可以紧紧的拉住她,带她逃离这一切。

所以,当小白出现的时候,她虽然心有犹豫,却也还是接受了他的药丸,跟着他一起逃走。

他对她来说只是陌生人,但她选择相信他。

他告诉她接下来该怎样做,这时候,没有学会独立的千寻,还是会感觉到害怕,不肯让小白离开她。可是他说,你必须这样做,你只能这样做。从此,千寻才真正进入了社会,不依靠父母,不依靠谁的帮助,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唯有辛苦工作。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