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传说百科知识_仓颉传说百科知识大全 2025-04-04 15:00:50 0 0 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和汉字的演变历程? 仓颉造字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姓侯刚,号称史皇氏,仓颉造字不是无中生有创造,将流传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体系,保证华夏民族文化繁荣昌盛创在历史功绩,仓颉造字可能是上古传说之一,在先秦时代没有出现相关传说,最早文献中提到仓颉是战国时期荀子,在《吕氏春秋》与《韩非子》中出现,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在汉代开始神化仓颉造字相关传说,在《淮南子》与《论衡》中记载是“仓颉四目”汉代纬书开始进行渲染,“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 仓颉造字历史有很多神话传说成分,上文中介绍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用结绳的方法记事,国家政权出现需要有具体文字进行计量,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仓颉在洧水河南岸高台上造屋住下专心致志地造起字,经过苦思冥想,经过猎人提示根据玩物特征进行创造象形文字。 汉字产生不是一人之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发展结果,根据考证最早文字出现在八千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一批刻符,在这一批出土是刻符还是文字存在很大争议,在七千多年以后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画符号,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就刻符性质来看具备原始文字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其后又经历半坡陶符、青墩刻符、庄桥坟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等,根据考古发现考证出文字发展至少拥有8000多钱历史。 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汉字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汉字是文明传承载体,中华文明经过几千经久不衰,文字的存在记录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仓颉造字的传说这个故事有趣吗?谈谈你的想法? 有趣。 读完这篇历史故事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遇到问题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找对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这使我联想到在今后学习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会向仓颉学习的。学习他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的学习精神,做一名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小学生。 除了仓颉造字外,还有哪些汉字来源故事? 2、杨修猜字。东汉末年,杨修在曹操部下任主管。时逢相国府修造门楼,当门梁修建竣工后,曹操亲自来查看,看后,他一言不发,只向手下的人要了笔墨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后,便拂袖而去。此时,在场的人摸头不知脑,不了解曹操此举的用意是什么,于是他们请来杨修。杨修看后解释说:“曹相国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吗?他嫌门太宽了,因此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这就是‘阔’。”众人一听,方才明白曹相国是借门做的一个字谜。后来,这个门楼重新改建后又请曹操来看,这次曹操果然满意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