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韧性百科知识,钢材韧性百科知识大全 2025-04-08 18:52:07 0 0 直接反映钢材的韧性的指标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其衡量指标为冲击韧性值。钢材中的含镍量和含碳量能直接影响钢材的韧性。 钢材的冲击韧性是衡量钢材质量的一项指标,特别对经常承受荷载冲击作用的构件,如重量级的吊车梁等,要经过冲击韧性的鉴定。冲击韧性越大,表明钢材的冲击韧性越好。 钢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与含碳量有什么关系? 钢的强度,硬度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加,塑形和韧性随含碳量增加而减小。 当含碳量增加到0.6%左右,即使再增加碳,钢的硬度也不会有明显增加 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用什么指标表示? 强度有:抗拉强度Rm或σb,屈服强度Rel或σs塑性有:延伸率A或δ,收缩率Z或ψ韧性有:Akv、Aku硬度有:HB、HRC、HV等 塑性和韧性的区别? 首先,材料的塑性和韧性的定义是 塑性:金属变形的能力和变形程度(金属的流动性能,是否易于变形)。 韧性:金属抵抗断裂的能力。 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通常一起提出,这是因为韧性指的是材料从受力到断裂的过程所吸收的能量,使材料发生断裂消耗的能量越大,韧性越好。消耗能量意味着体系外要对材料做功,则表示需要有力和位移(形变)。承受应力的能力用强度来表征,形变的能力用塑性来表征。所以韧性好的材料具有好的塑性。它们的区别在于: 韧性和塑性的区别在于材料发生变形时候是否考虑所承受的外加应力。 脆性相对塑性而言,一般指材料未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趋势。即材料抗拉强度低于屈服强度下,材料呈现脆性。材料的FATT即表征材料的这种随温度变化塑脆转变趋势。塑性指的是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一般用A-延伸率和Z断面收缩率表征。 从工程角度讲,特定材料的强度一般指材料的屈服强度。总体上材料的强度越高,抵抗塑性变形能力越强,硬度越高,在特定条件下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材料强度越高,塑性一般较差。 韧性是体现材料强度与塑性的一个综合指标,韧性好的材料有着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的塑性,可以认为是有着较高的屈服强度的同时又有较高的延展性。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