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问答历史-百科知识问答历史题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百科?

 ##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简介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于宝林编写的一部著作,该书于2010年6月1日出版,全书共1760页,定价为16元。

该书的内容主要基于原始资料,并经过反复考辨,匡谬补缺,有所创见。作者并未满足于一般的抄抄画画,而是将制表过程视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从学术角度发现了传统年表中的一些带有实质性的问题。

## 作者简介

于宝林,男,汉族,生于1953年,山东荣成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尤其擅长明清史研究,著有《明清史论稿》等多部著作。

## 内容特色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不仅在观念上冲破了传统年表的樊篱有所创新外,在资料建设上也有新的面貌,在客观上极大地增加了年表作为工具书的“公信度”。本书立足点高,视野开阔,气概恢弘,规模空前,有鲜明的时代感。

## 读者评价

该书在豆瓣读书上的评分为8.4分,得到了读者们的高度评价。

## 参考书目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的参考书目包括《中国历史年表研究》(载《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等。

历史家命为百科全书的事?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为什么没有中国人?

如果某个特定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没有涉及或有限涉及中国人或中国历史,可能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历史主题或重点选择:不同的历史百科全书可能有自己特定的编排和选择要求,根据其目的和受众定位,它们可能选择不同的历史主题和重点,从而影响到涵盖的内容。

2. 语言和文化差异:一些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出版于西方国家,可能会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偏见,而这些偏见也可能导致对某些地区的历史和人物不够全面或充分地覆盖。

3. 编纂和撰写者的背景:世界历史百科全书的编纂和撰写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学术或文化背景,他们的主观判断和选择可能会反映在百科全书的内容中。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历史是多元且庞大的,没有任何一本书或百科全书能够完全囊括所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果您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查阅专门关注中国历史的书籍和学术期刊,以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历史上有名的系列百科全书有哪些?

社科类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文学类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地瓜的由来和历史?

地瓜(白薯)传入我国有点曲折。

百科知识问答历史-百科知识问答历史题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今菲律宾)经商,看到白薯,想把它带回祖国。但吕宋不准薯种出口,他于是“取藷(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农政全书·甘藷条》)。万历二十二年福建遇到大荒年,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白薯的许多好处,于是命各县如法栽种,大有成效,渡过了灾荒。


后来陈经纶的孙子陈以桂将白薯传入浙江鄞县。又由陈以桂的儿子陈世元传入山东胶州。胶州比较冷,不容易种活,还每年从福建补运薯种,并传授藏种方法。陈世元又叫他的长子陈云、次子陈燮传种到河南朱仙镇和黄河以北的一些县;三子陈树传种到北京朝阳门外、通州一带。陈世元并著有《金薯传习录》(金薯之名系用以纪念金学曾)一书,介绍白薯的栽培方法。


陈氏一门六代,对白薯的推广作了不懈的努力,后来有人在福建建立“先薯祠”,表彰他们的劳绩。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