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故事的背景图(奇闻故事的背景图片) 2024-10-05 15:30:37 0 0 苏菲的世界写作的背景? 《苏菲的世界》写作背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为了让普通人特别是青少年能更好地了解哲学这门学科,特意创作了《苏菲的世界》这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它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小说部分类似于侦探小说,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作家南方朔语),它会让读者产生兴趣,丝毫不觉得枯燥厌烦。 “哲学”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是“爱能”的意思,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它不是灵丹妙药,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从来不去留意、爱好这一人类智能的结晶,体验先哲们的心得,那注定将会陷于心灵的封闭与终结,管它不如流行小说那么受人欢迎仍有为数众多的仁人志士在研究与心这门古老的学问。 《苏菲的世界》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父亲科努特是奥斯陆一所六年制专科学校的校长,母亲英尔·玛格丽特·贾德是位老师,并撰写一些儿童读物。长大后,乔斯坦·贾德进入奥斯陆大学,研读哲学、神学与文学,毕业后担任高中哲学老师多年。自从1986年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已逐渐成为挪威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坛旗手。 1991年《苏菲的世界》一出版就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广泛的影响与轰动,乔斯坦·贾德成为挪威继199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汉姆之后最成功的本土作家。他的作品除《苏菲的世界》外,还有《纸牌的秘密》、《圣诞的故事》、《虚伪的生命》等。 《苏菲的世界》内容简介: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光宗耀祖背景? 宗族祖先增光显耀。《红楼梦》三三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三回:“赵泽长便格外相信周先生的话,又连那做大官、发大财、光宗耀祖的话,句句都印在脑筋里,一刻也不得忘记。” 并列 旧时封建地主阶级宣扬追求荣华富贵的腐朽思想。鼓励子孙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草明《神州儿女》:“可你总算做了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摘掉祖祖辈辈的穷帽子啊!”△褒义。用于描写富贵。→光耀门楣 荣宗显祖 显祖扬宗 衣锦还乡 ↔门衰祚薄。 也作“荣宗耀祖”、“耀祖光宗”。 《聊斋志异》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