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奇闻故事 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

一、周恩来为什么在沈阳读书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的一个“绍兴师爷”之家。他自幼在嗣母陈氏的指导下学习经典名著,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底。从1910年至1917年,他先后入银岗书院、东关模范学校、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不仅在才学、品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而且还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还远赴日本和欧洲留学,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于1924年7月回国投身革命事业。周恩来的学生时代,无疑是他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逐渐成长为一代伟人的重要时期。

“学前教育”:走上好学的道路

周恩来不满半岁时,叔父周贻淦病重。当时,周贻淦结婚不到一年,没有子女。按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周贻淦心里很难过,还担心自己过世后妻子陈氏日后被家族当成外人看待。为了使周贻淦在弥留之际得到一点安慰,也使陈氏有所寄托,周贻能、万氏夫妇决定把儿子周恩来过继给他们。就这样,周恩来幼年时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育,称陈氏为“娘”,称生母万氏为“干妈”。

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会书画,好诗文,有很好的修养。因为年轻守寡,陈氏从不外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上。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陈氏对周恩来的要求十分严格。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5岁起,陈氏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并取学名恩来,字翔宇。

1904年,周恩来一家搬到清河县(今清江市)外祖父家居住,在万家的家塾继续读书。陈氏常给他讲历史和神话故事,他所读的第一部小说《西游记》,大概也是在这段时间内看的。1914年10月,周恩来在《射阳忆旧》中写道:“幼时喜闻故事,凡有人能语余以奇闻怪事者,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

1905年,周恩来一家又迁入陈家祖居的陈家花园,在家塾中就读。此后几年内,陈氏为了把周恩来培养成栋梁之才,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中的一些篇章。陈氏还辅导周恩来阅读了外祖父家所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

陈氏的严格教育,对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影响。40年后,他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他还感慨地说:“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5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

东北求学: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年少的周恩来,经常与在奉天省(今辽宁省)谋生的伯父周贻赓通信。通过字里行间的所思所想,周贻赓对这位侄儿的才学和品行十分欣赏。当周贻赓在奉天度支司(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俸饷科升任科员,生活稍稍安定后,便写信要周恩来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继续读书。

1910年春,周恩来随同回家探亲的三堂伯周贻谦来到奉天省银州(今铁岭县),在他家寄居,并入银岗书院(初级小学)读书。这年秋天,他移居奉天府(今沈阳市)周贻赓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10门。

在东关模范学校两年间,周恩来“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由于广泛阅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周恩来的作文尤受老师赞许,常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其中,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东北更是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惨遭战争劫难。1910年,日本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的影响下,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革命书籍。他自己还订了当时奉天出版的《盛京时报》,养成了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的习惯。

随着认识的深入,周恩来的思考越来越深入。怎样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怎样使中华民族得到振兴?这使周恩来无法平静下来,并开始了艰辛的求索。1911年,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年的10月,当听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的消息后,周恩来在学校率先剪去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学也都纷纷剪掉了辫子,表示同清朝政府决裂。

1912年10月,周恩来作《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文中提出:教与学的目的,都是为国家造就人才,使国家富强起来。他写道:“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为了论述怎样才能把教育办好,周恩来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具体而言,校长和教师则“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学生在学习中应奋勉学习,“深究而悉讨”“慎思而明辨”“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并充满感情地说:“吾恐同学之智识亦无由新,道德亦无由固,而欲丛人才、蔚国器,难矣。”

这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周恩来最早的一篇文章,充分表现出他的非凡才能。国文教师看后,欣喜地评价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1913年6月,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为范文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均收入这篇作文。由此,足见这篇文章的优秀程度。

从江淮平原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周恩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为了适应东北的环境,他无论冬夏都坚持室外体育锻炼,强健了体格,并习惯了吃高粱。此外,作为南方来的学生,他还克服了陌生环境的影响,学会了结交各方朋友。不同于旧式私塾的新式教育,更是使他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为他之后的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这是周恩来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后来回忆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二、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唐寅,字伯虎,别号居士、桃花庵法师、鲁、出家道士,苏州人。明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绘画与沈的、齐名,史称“明四家”。屈赋与文徵明、朱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为江南四才之首。朱允明,明代书法家。他的名字叫希哲,他的名字叫山治。他右手多了一根手指,他是从编号的分支中诞生的。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一个七世为官的奎儒世家。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初名毕,后名郑中,名止云,谥号衡山居士,号文衡山。常州人。吴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明四家”。54岁时,50岁做官,在翰林院受圣旨,故称文代昭。徐祯卿,字昌谷,又名郭昶。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明代作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他以绝句“江左有玉,烟月扬州有树”而闻名。他在明代被封为“四大才子”或“江南四大才子”。一个是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和周文斌。另一方面,唐伯虎、文徵明、朱运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他们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精通诗文,样样精通。江南四大才子实际上是“吴中四才”的演变,吴中四才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述了四大才子是苏州、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周文斌。唐、朱、文、周前三人在历史上确实有各自的故事。而周文斌乃至“王老虎抢亲戚”的故事,也是后来文人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朱、文、徐,徐是,徐是明代文学家。他和李梦阳等人被列为“前七子”。他诗风明朗,但不懂书画,性格与其他三位不同。大概是这个原因,后来文人发明了一个美丽的周文斌来弥补。周文斌之所以取代徐祯卿,是因为徐祯卿长得丑,所以一开始没有被世人注意到。美丽的周文斌取代了徐祯卿。可见民间传说就是传说,并不靠谱。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得不依靠这些传说甚至传闻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在唐伯虎的历史上,在老学者中,唐伯虎的知名度很高,他的趣闻轶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人们津津乐道。说到唐伯虎,人们都说他是一个浪漫的才子,尤其是他的“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的恋情,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佳话。老字号《四杰传》,民间喜闻乐见,评弹“三笑婚”遍布大江南北的茶馆酒楼。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播形成了唐伯虎浪漫而荒诞的形象。实际上,历史上的唐伯虎根本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唐伯虎,私生活严肃,没有那么多老婆,而是奉行一夫一妻制。唐伯虎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并没有像《史记》中描述的那样过着奢侈的生活。他出生在明朝成化年间的苏州长门,这里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唐朝

像所有的学者一样,唐伯虎早年也曾热衷于成名。他精通四书五经,才华横溢。少年时,初入高中成为第一案主,被誉为“同治状元”。唐伯虎成了整个城市的中心人物。之后,他去了南京,在那里他获得了高中第一名。这是他一生中名利双收的最高峰。然而,后来,很不幸。一个是他审错了案,被诬告考场作弊,锒铛入狱。第二次相遇,是在南昌宁王朱的驿站下,他去了宁宫。他曾希望能在仕途上东山再起,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施展才华,但非但没有得到重用,还差点被谋反牵连。幸运的是,他装疯骗过了宁,躲过了这场大灾难。经过这两次打击,唐伯虎精神萎靡不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不抱希望了。但他毕竟有才华,有抱负,又不想一辈子,所以心情沉重痛苦。在历史上,唐伯虎确实有一些放荡不羁的行为,比如酗酒、嫖妓、倨傲、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其实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就像徐文长的故事被曲解为“疯狂的人生”,是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人格上的过敏反应。事实上,在学者中有不止两个这样的例子,唐伯虎和徐文长,但唐伯虎更集中,典型地有这些性格材料。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和附加,从而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里有很多迎合民间口味的低俗东西。几百年来,唐伯虎都是以这样一种浪迹山河、悠然于浪漫风光的愤世嫉俗的形象出现,极大地扭曲了唐伯虎的真实形象。在历史上,唐伯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尽管他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但他愤世嫉俗和傲慢的个性不适合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55岁时终于在贫困中死去。唐伯虎的悲剧,其实是封建社会有志士不甘被贬的共同悲剧。真正的唐寅,本名伯虎,又号,有居士、桃花庵法师、鲁的、脱禅道士等六个别称。并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美称。他是苏州人。明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绘画与沈的、齐名,史称“明四家”。屈赋与文徵明、朱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为江南四才之首。唐寅的曾祖父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高桥开了一家酒楼。唐寅从小就天资聪颖。他读过《红楼梦》,广泛阅读《四书五经》、《史记》等史书。我喜欢绘画。长大后,拜著名画家周琛为师,并在沈阳师从文徵明。16岁参加少儿考试,通过县考、府考、大专考,都得了高中第一名。弘治十一年,乡试后赴南靖,中了谢园第一名。次年,唐寅进京试奏,因程涉嫌受贿案,被贬浙江为吏。唐寅以做官为耻,回国后沉湎于酒忧之中,骄横不羁。31岁时,唐寅开始“行万里路”,足迹遍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江西七省。贫困之下,我靠卖画为生。唐寅擅长画山水和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画,笔触细腻、细致、飘逸。《唐画》是后世画家的作品。传世作品有《昭明文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等。有《山路松声图》首诗。明郑德四年,唐寅在苏州北部宋代张庄废弃的竹园遗址上修建了桃花坞,包括雪圃堂、梦墨亭、竹溪亭、

仕女画因其典雅、豪放,加上“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被后人误解,流传下来许多风流传奇,如“唐伯虎三分秋色”等。事实上,他一生坎坷,贫穷而悲惨。可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无才无道报国的典型。风趣洒脱的祝枝山人朱允明,明代书法家。他的名字叫希哲,他的名字叫山治。他的右手多了一根手指,他也从有编号的树枝上指向它。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一个七世为官的奎儒世家。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当他5岁的时候,他可以写一尺见方的字,当他9岁的时候,他可以写诗。他被称为“神童”。10岁就已经博览群书,文章气势磅礴,智力非凡。7岁中学秀才,32岁举人。曾任兴宁县令、应天府判官。因其失性,不满官员险胜,于是辞官回苏,广交朋友,邀客豪饮,烧酒解忧,以泄心头之气。祝枝山是吴门书派“明中三杰”之一,集各家书家之长,引领一代风骚。他的书法吸收了唐禹石南和元赵孟_的书神,推动了金代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的潮流。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独特的草书,被誉为“明代第一”。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唐伯虎的画和祝枝山的人物”。杜草书诗、古诗十九首、唐人草书诗、韩草书诗,都是传世的水墨佳作。朱运明虽然没有名画,但也会画画,但很少写字,传世作品就更少了。祝枝山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喜欢游山玩水,不拘小节。由于朱云明有着数不清的奇闻轶事,是一个非常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经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在《六如居上全集》、《三笑》等众多戏曲作品中。祝枝山传世的书还有《王老虎抢亲》,《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卒于嘉靖五年,享年67岁。死后,祝枝山被葬在苏州郊区衡山朱的祖坟,但坟墓已被铲平。书画大家,原名毕,本名,后名钟正,号止云,别号衡山居士,号文衡山。常州人。吴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明四家”。54岁时,50岁做官,在翰林院受圣旨,故称文代昭。我出生在文徵明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作家。但是文徵明年轻时并不聪明。再久一点,我在吴宽学文学,在李映真学书,在沈阳学画,终于大器晚成了。文徵明擅长山水、花卉和人物。早期画风工笔,中年粗放,老年逐渐醇厚。有《苏材小纂》,《怀星堂集》,《兴宁县志》,《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文徵明工行草书,尤其擅长小楷,篆书、隶书、隶书、草书无所不能。书中的四个大字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与朱允明、王充并称为明代书法“三大家”。他的

16岁带《虎丘图》,即吴中知名。但是,早些年,我尝试过很多次。我读了《天平纪游图》,写了《灵岩山图》。弘治十四年,《洞庭西山图》。明弘治十六年,与文徵明编《拙政园图》,明弘治十八年,闻鞑靼入侵,因抗战不力,官兵大败,写长诗《醉翁事记》。同年入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使。明郑德五年,他被贬为国子监博士。在徐祯卿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众多,被誉为“文学英雄”。此后,他与明代作家李梦阳和何敬明成了好朋友。他后悔放弃工作,主张复古。他们与、何敬明、边贡、康海、王、并称为“前七子”。《股王阁序》,只论汉魏,六朝之后,革除,阐述复古论。他的诗格调高雅,畅行于汉唐之间。虽然刻意复古,但在吴中还是有一种浪漫的感觉。徐祯卿信仰道教,晚年研究养生。明第六年死于京城,时年33岁。他的墓在虎丘山以西万店桥余家浜北端。徐惠卿的作品有《赤壁赋》,《新倩集》,《离骚》等。

三、爱国主义者的故事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