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奇闻故事,中国古代史奇闻趣事

一、你听过哪些奇闻轶事

凡是中国人在小学都学过的一首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段记忆,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在目睹了整日辛勤劳做的农民却得不到温饱的同情和愤慨的心情。李绅的诗作以及文人风骨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就是这首诗竟然被人诬告成了反诗。

李绅祖上家世显赫,曾祖父李敬玄被封为赵国公,由于在征讨吐蕃中战败被贬,于是家道中落。李绅幼年丧父,从小就由母亲来教他读书识字,李绅在二十七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并且成为翰林学士。在与同榜进士李逢吉一起在亳州观稼台游玩时,李绅连做两首《悯农》,第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出,就被嫉妒李绅才学的李逢吉抓住诗里对农民所遭受苦难的感慨,认为李绅的诗是在讥讽朝廷,于是想踩着别人往上爬的李逢吉就以此诗告发李绅,诗兴大发的李绅又写了一首诗:“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李逢吉回到长安以后,马上就拿这三首诗作为李绅对朝廷的讽刺呈报了上去,并且告发李绅心里对朝廷有怨恨,写出反诗泄愤,有大逆不道的行为。

唐宪宗元和时期,史称"元和中兴",作为大唐皇帝的唐宪宗李纯非常敬仰自己祖先的功绩,并且以他们为圣明之君的榜样,唐宪宗经常阅读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的实录,也希望自己能够治理国家、名垂青史,不但非常认真的总结先皇们的经验教训,而且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励精图治。也大胆启用人才,勤勉政事,力图中兴。在唐宪宗在位期间,唐朝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唐朝中央政府的威望。所以在历史评价上,得到评价较高的唐朝历代皇帝有三个人: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

在唐宪宗看到被诬告的这三首反诗后,非但不认为李绅是在讽刺朝廷,而且是认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臣们久居庙堂之上,却都忘了关心民情和体察民间疾苦,同时他也被李绅的有情义的诗作所打动。于是提拔李绅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而作为诬告的李逢吉则被降职为云南观察使。不过李绅对于仕途并不热衷,而且他的性格刚烈而且有些执拗,脾气也太过直爽,更不愿谄媚上司,在进入国家政治中枢后,陷入中唐时期的"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后期的李绅重现了曾祖父的荣光,也被封为赵国公,四年以后病死在节度使任上。

二、中国古代史奇闻趣事

名人金口价百倍一千多年前,西汉唐蒙奉命出使南越。筵席上,他第一次喝到了醇香可口的拘酱酒,大为赞赏。回朝时带几瓶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金口一尝,立即钦为贡酒。拘酱酒顿时身价百倍。清朝时王致和官运不通,就做起豆腐生意来。后来他做的豆腐被慈喜太后偶然尝到,慈喜一称赞,竟成了御品,王致和从此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名特风味名人创“涮羊肉”是名特风味。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忽必烈有关。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口不绝。忽必烈赐名“涮羊肉”。“金华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个太阳,挂在风中凉干,日子一久,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饮食癖好百千态在饮食上,名人各有癖好。明代戚继光喜吃出头,在他守戌关外时,为了过一过猪头瘾,不惜派快马手长驱北京的抄手胡同,专买那里的华家猪头。刘邦爱吃凉皮子。刘邦封汉王时在汉中吃当地的凉皮子就吃上了瘾。当了皇上后,还不忘记要吃汉中的凉皮。据说有人因给刘邦进贡凉皮还被升了官。咸丰皇帝爱吃凉粉。咸丰十年的一天。咸丰走出宫门在大街吃了二碗凉粉,觉得味道极佳,竟把卖凉粉的请到宫里住了一月,传授制作凉粉的技艺。还有,慈禧饮茶成癖,李鸿章爱吃咸菜;郑板桥爱吃狗肉;魏征爱吃芹菜。名菜沾了名人光“西施舌”是杭州名点,因美女西施而得名,形似西施姣小的舌头。皎洁清香甜润可口。“昭君皮子”是甘肃人夏日常食的酿皮子,据说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厨师遂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用淀粉制面条,昭君十分爱吃。“贵妃鸡”是上海川味名菜,借用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汉宫藏娇”原名“泥鳅钻豆腐”是江西名菜,以豆腐形容貂婵之纯,以泥鳅比作董卓奸滑。百代习俗怀念情在历代和各民族的饮食风俗中,有不少都和名人有关。比如吃“年糕”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公元前514年,吴王让伍子胥督建王城。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国家有难,民众没粮吃,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可找到吃的东西。后来越国进攻吴国,城中军民断粮,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象门城下挖地,果然挖出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原来“城砖”是糯米粉压成的,这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国军民就靠这些城砖渡过了难关。此后每逢过年,吴国百姓都要压制类似“城砖”的年糕,纪念伍子胥。象这类情况还有很多,如吃粽子纪念屈原;吃腊八粥纪念佛;吃馄饨纪念盘古等等

三、宋朝历代皇帝治理国家的奇闻趣事有哪些

1,宋太祖赵匡胤:想闹就闹吧

宋太祖赵匡胤篡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江山,登基后也就拉足仇恨,一次大宴群臣时,老臣王著想起昔日的后周往事,想着想着就多喝几杯,接着嗷嗷发起了酒疯,当着宋太祖的面连哭带打,好好的宴会闹的乱七八糟。事后一些大臣义愤填膺要治王著的罪,却只见宋太祖一声叹息:唉,后周世宗的时候我俩就同朝为官,他不过就是想念故主嘛,想闹就闹吧。

2,宋太祖赵匡胤:有种瞄准了打

但还有些仇恨,就不是撒酒疯的事了,一次宋太祖外出巡视,御车刚到大溪桥就撞上刺客,一支冷箭“嗖”的擦着宋太祖的车架飞过去。卫兵们吓得赶紧抄家伙,却见惊魂过后的宋太祖大咧咧下了车,敞开衣服露出胸膛招摇:“有种瞄准了打啊,杀了我你也做不了皇帝”。平安回宫后,大家纷纷请求彻查刺客,宋太祖摆摆手就抹过去了。就凭这豁达的性情,拉足仇恨的宋太祖,有惊无险稳住了大宋局面。

宋太宗赵光义:被好干部打脸

谁是宋太宗登基后最喜欢的大臣?彭山(今四川彭山)县令齐元振算一个。此人时常以清正廉洁自诩,每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叫宋太宗十分喜欢,多次热情表彰嘉奖。表彰到993年,传说中被齐元振治理的安居乐业的彭山百姓,终于愤然揭竿而起了。“好干部”齐元振被王小波农民军开膛剖肚,搜刮的民脂民膏全塞肚子里示众。宋太宗多年力挺的“标兵”,竟是这么个惹得民怨沸腾的巨贪!

如此打脸啪啪,闹得全国舆论也一片沸腾,最后宋太宗不得不下罪己诏,深切检讨用人不当的错误,才算平息了舆论压力。不过值得表扬的是,比起“靖康之耻”前宋徽宗满篇甩锅大臣,自己装无辜撇一干二净的“罪己诏”,宋太宗却是半口锅没甩,就把自己骂个狗血淋头。认错这件事,他是个实在人。

1017年,宋真宗任命王钦若为宰相,两年后却又把王钦若的死对头寇准给调回京。一些大臣急眼了:这俩人撞上岂不是又要打?但宋真宗却豪气: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也就是放手叫他们打,他们打的越激烈,才能对大宋越忠心。宋真宗执政的这些年里,朝堂上掐的乱七八糟,国计民生却蒸蒸日上,靠的就是这学问。

但同样也是这“异论相搅”的用人学问,在北宋后来的历史里,却是越用越跑偏,宋朝中后期朋党林立,党争越闹越凶,最后活活闹出了靖康之耻。这坑,确是宋真宗挖的第一下。

5,宋仁宗赵祯:动什么别动底线

宋仁宗赵祯大半辈子最爱的女人,当属张贵妃。这位女子不但乖巧伶俐,更曾在宫廷叛乱时保护过宋仁宗,因此在宋仁宗心中位置极重,就为了给张贵妃哥哥封个闲职,宋仁宗曾被直臣包拯喷了满脸吐沫。张贵妃香消玉殒后,宋仁宗更是顶着满朝文武百官的反对声,坚决把张贵妃追封为皇后。一辈子勤俭的他,更是大张旗鼓在京城里办了一个月的举丧活动,可见真爱之深。

▲宋仁宗赵祯

于是在张贵妃得宠的年月里,就连宰相文彦博等朝堂重臣,也纷纷走起了张贵妃的路子。但一次宋仁宗与张贵妃观灯,瞧见文彦博送给张贵妃的灯笼锦,脸立刻就拉了下来。到了张贵妃的殿阁里,又看见大臣王拱辰送来的精美红瓷器,从来好脾气的宋仁宗,这下彻底大爆发,当场抄起斧子把红瓷器砸的粉碎。直到张贵妃跪下连哭带求,赌咒发誓再不乱收大臣东西才作罢——宠你没错,但后宫干政别想,这就是宋仁宗的底线。

6,宋哲宗赵煦:这是父皇留下的书桌

宋神宗赵顼十五年如一日推行新法,好不容易叫大宋有点起色,却不幸英年早逝。然后反对新法的旧党在高太后的把持下复辟,一边操纵傀儡小皇帝宋哲宗,一边把昔日新法统统废除。昔日辅佐宋神宗推行新法的官员们贬的贬罢的罢,大宋王朝的国计民生,更是百孔千疮。

但是高太后和这些守旧大臣们并不知道,所有一切,都叫被他们当做傀儡的宋哲宗看在眼里。这个八岁登基的小朋友,平日活的就像个哑巴,除了按部就班的做摆设,基本就不多说一句话。哪怕高太后每次询问他国事,他也只是乖乖回答说听凭高太后决断。人前人后,就是这么一副孬种模样。

可一件小事,却叫少年时的宋哲宗,早早展现出了心中不屈的志气。挂念他学业的高太后,想给他换一张书桌,但换了好几次却发现,他依然坚持用那张旧书桌。被追问得急了,少年宋哲宗终于强硬的回答了一句:这是父皇曾用过的书桌。

他铭记的,何止是一张书桌,更是父亲一生不曾放弃,为大宋富国强兵的理想。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