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奇闻故事,历史上都有哪些奇闻趣事

一、抗美援朝的故事

一 李秀英送夫参军 生死离别情意深                       

     1947年11月,山东省平原县三大李村(今属王凤楼镇)女青年、共青团员李秀英,16岁,已经许配给张士府王丙真村王春禹为婚。春禹18岁,符合参军条件,为了响应上级号召,李秀英送夫参军,轰动一时,传为佳话。后来李秀英也以优秀青年参加工作,在三大李供销合作社任门市部经理。参军后的王春禹,参加海海战役,转战南北。1950年,王春禹抗美援朝,赴朝作战,英勇杀敌。1951年秋天,王春禹所在连队,被美军和南朝李承晚部队打散。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因失去联系过久,部队首长认为王春禹牺牲,定为烈士,其妻李秀英享受烈属待遇。后来,李秀英改嫁,继配三大李公社副书记、孙士麻村张佩君为妻,生有三子,儿子长大后都参加工作。原婆家只有一个老婆母王张氏,为五保户,改嫁后的李秀英继续为老婆母尽孝心,逢年过节都去看望老婆母,送吃送穿无微不至,1992年,老婆母逝世,李秀英打发老人入土为安。

    其实,王春禹没死,历史给我们开了个大玩笑。朝鲜战争是残酷的,敌我双方都伤亡很大。王春禹所在连队被美军打散,被困在一个山涧里,一连人大部困饿牺牲,仅剩18人。这时,被台湾国民党飞机发现后,用飞机把这18人空运到台湾,被迫编入国民党军,王春禹保住了生命。当时,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王春禹与家乡断绝了联系,晚年生活在台湾。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1993年,在台湾的王春禹突然回乡探亲。因家中没人,住在张士府乡贾庄妹妹家,妹夫姚光辉,因情况不明,王春禹没见到他的原爱人李秀英,在贾庄住了一个月,又回台湾。1998年,王春禹第二次回乡探亲,由建国初何寺完小校长高尚喜老人牵线撮合,一对失散40多年的老夫妻在张士府村见者面了,夫妻二人啼笑皆非诉说深情,王春禹给李秀英买了金戒指、金项链等礼品相赠。可谓是朝鲜战争有奇闻,生死离别情意深。中共平原县党史第四集纪下李秀英的名字。

二 烈女钟情志愿军 一封情书订终身

    金东芹,女,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学毕业,供职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早年父母离婚,她与母亲金某相依为命。金家在济南有两套楼房,金母为供应女儿念大学,把楼房卖了,去西安居住。欧阳松林,湖南长沙人。1950年,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在志愿军某部任汽车司机。

    抗美援朝期间,国家号召全国人民向朝鲜战场、志愿军指战员写慰问信、寄慰问品。各单位、工厂、学校积极响应。写给“最可爱的人”的慰问信,雪片似的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过鸭绿江,慰问品也源源不断地寄往朝鲜,寄到硝烟弥漫的战壕里。当时,金东芹正在学校读书,思想进步,毅然写了一封向“最可爱的人”的求爱信说:“无论哪个战士、指战员接到信,只要平安回国后,就把终身许配给他。”金东芹把自己的婚姻,与热爱祖国、热爱志愿军联系在一起,为支援朝鲜战斗在所不惜。这封信,让欧阳松林接到,喜悦于心并回信掀然许诺。

    朝鲜战争结束,欧阳松林回国后,顺藤摸瓜,找到西安,两人走进了幸福婚姻的殿堂。婚后生二男一女。被誉为刚男配烈女的最佳结合。晚年,夫妻二人均在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退休,欧阳松林与山东省平原县高尚喜老人的长子、在西安工作的高振武是朋友,高尚喜采访并记下这一奇特的婚事。

            (根据高尚喜《抗美援朝的故事》遗文整理)

后记:

    高尚喜(1924—1913),山东省平原县王凤楼镇后何寺村人。平原中学初中毕业。解放后任小学教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负责修建何寺完小并任校长。1958年,辞职回家务农,自学兽医,服务农民。晚年,舞文弄墨,写回忆录。笔者与其合作并在《德州晚报》《平原古今》发表散文十余篇。

                                王玉杰 整理并后记

二、历史上都有哪些奇闻趣事

1955年,中国考古研究会在中科院郭沫若的建议下,对明十三陵的定陵进行考古挖掘。

挖掘的过程出现了一件奇事,虽然与考古过程无关,但和挖掘产生的问题相关。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年考古非常没有经验,考古队把从万历皇帝地宫里的棺椁当做废弃物给扔了,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扔掉的棺椁被当地农民捡去,并有七人为它丧了命。

1959年,万历和两个皇后的楠木棺椁,被扔进宝城外面的山沟后,当天下午就被附近的农民一抢而光。大家见到这块表面剥蚀、整体却完好如新的棺木,如获至宝。有一对年迈的夫妻,特地用这珍贵的楠木请人打做棺材,以备后事。事情竟如此巧合,第一具棺木制成后,老伴蹬腿归天;第二具刚刚完工,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不到半个月。

老夫妻的突然去世,使知道底细的人大为震惊,这个故事也就越传越神秘。然而,五个月后,一个更加神秘恐怖的故事又发生了。

在捡棺木的公社社员中,裕陵村的一对小夫妻收获最大。棺木扔下宝城时,他正和老婆在陵墙外的山坡上劳动。他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好木料,于是立即行动,和老婆一起将宽大厚实的金丝楠木板一块块连拖带拉弄到自己地里。

小夫妻把皇帝皇后的棺材板拉到中,立即找人做成了两个躺柜,端端正正地摆在堂屋里。村人有的羡慕他发了一笔横财,有的则不无忌妒地警告说:“皇帝的东西不是随便可以用的,要是没那福份,消受不起,还会搭上性命……”

这些话,小夫妻没放在心上,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悲剧真的发生了。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小夫妻带着满身泥水收工回家时,突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他老婆的心“怦怦”直跳,冥冥中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在催促着她,顾不上做饭,便急忙院内院外四处寻找呼喊。当夫妻俩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屋里时,蓦然发现躺柜边放着四双小鞋。俩人只觉部“嗡”的一声炸响,迅速打开柜盖,只见4个孩子相互挤压着,早已气绝身亡。孩子们的手指根部渗出了血渍,柜壁布满了抓过的痕迹。

当地公安人员将4个孩子(3男1女,最大的12岁,最小的女孩仅5岁)的死因作了详细分析后,得出“缺氧憋死”的结论。

原来,柜盖和柜壁之间有一个铁挂钩,柜盖盖严后可以锁上,孩子们一定是钻进躺柜里打闹时,不料盖子自动落下,挂钩正好挂住。这样,柜子里空气慢慢没了,任凭里边怎样叫喊挣扎,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年那四个孩子死后,夫妻俩在短短的几年中又生了4个(这次是3女1男)。令人悲叹和困惑的是,他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不久,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在一个静谧的深夜,趴在躺柜上神秘的死去。据说是因为用煤烧地坑,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1~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岁,二人相识很早。梁漱溟的一个表兄与毛泽东岳父杨昌济关系很好,常携梁漱溟一起去拜访,叩门之后,常是毛泽东前来开门。彼时毛泽东只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而梁漱溟已是北大的教授了。

2~顾颉刚出身苏州的诗书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看到顾氏文风劲盛,特誉为“江南第一诗书人家。”

3~中国人最先公开剪去辫子的,是冯自由的父亲冯镜如。他侨居日本,避甲午战事回国。《马关条约》签订后,他返回日本时,即将辫子剪去。孙中山则是1897年在横滨剪去辫子的。

4~黄炎培访问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迎接,拉着黄的手说:“已有二十年不见先生了!”黄是第一次见毛,闻言愕然。毛笑道:“当年先生在上海演讲,学生有幸旁听,先生自然不知。

5~冯友兰临终前,说了最后一句关于哲学的话: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历史有他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毛主席读通了中国史,他对中国历史十分熟悉,在一次开大会的时候,毛主席提出了“毛邓刘朱”组合,他说,历史上有个“毛邓刘朱”的组合,那是在东晋的时候,他们为东晋的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我们现在,也有“毛邓刘朱”的组合,这岂不是历史的再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邓刘朱”

毛泽东(1893-1976)人民的开国领袖,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开创者。大家都熟悉不用细说了。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刘伯承(1892-198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朱德(1886-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毛邓刘朱”的组合,就在中国历史上重复的再现过。

东晋时期的“毛邓刘朱”。

1,毛宝(?-339)东晋名将,曾平定苏峻的叛乱,后被封为开国侯。

2,邓岳(?)生详年不明,东晋名将,曾参加322年的王敦之乱,后平定苏峻叛乱有功,被封为开国伯。

3,刘遐(?-326)东晋名将,冀地人将他比作关羽、张飞,平定王敦的哥哥王含之乱有功,追赠安北将军。

4,朱序(-393)东晋名将,淝水之战,暗助东晋,讨平叛将丁零首领翟辽,击败西燕皇帝慕容垂,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三、士兵突击主要讲的什么故事

《士兵突击》讲述的是一个纯粹的男人故事,三十集里没有一个女性角色,更谈不上泛滥在其它军事题材里的X角男欢女爱,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首创。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全部由雄性高等哺乳类打闹出来的故事,竟能让人潸然泪下,实在是一桩奇闻。

不少女人说:我就见不得(瞧不起、讨厌、恶心、反感、憎恶……)男人的眼泪,如果她看过《士兵突击》还有女人说这种话,无论她在那里就算她在美国我也会立马在酷讯拿上张机票去美国狠K她一顿,其实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男人的眼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然男儿一旦掉了泪,天可就塌了。

这几天的第一轮哭,是“我”复员的那场戏。我是唯一承认许三多的人,他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为了让我留在部队,可他终于长大的时候,我却走了,于是他和我都成了泪人。战友离别,哭是正常的事情,由于背负了“断奶”的使命,这场戏煽情显得格外容易,但它有些局限,显得不那么高级。就我个人的表演而言,更是遗憾的,只是单一的完成了任务,并且有废的动作——如果试着让自己笑一笑、试图强忍着掩饰一下……哎呀,悔得我常想咬死自己!

第二轮哭,是选拔赛那场戏。孤傲的伍六一一向反感,甚至痛恨许三多,因为他抢走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可是在一次惨绝人寰的比赛上,断了腿的伍六一却被执拗的许三多死死拖向终点。不抛弃、不放弃是老七连人的信条。许三多宁愿放弃大好的前程,也不愿意扔下痛恨自己的伍六一,因为那是他的战友。

伍六一疯狂的在三多的背上反抗,他吼着:“我不要你来可怜我!”

许三多上气不接下气:“我们走了这么远……我帮你走几步……又算得了什么?”

伍六一终于平静了:“你说的对,我们不算朋友,可又能是什么呢?”

三多乐了。

六一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咬开了自救弹,他笑着宣布:“我——放——弃——了……”

许三多愣在原地,极度的悲伤让他毫无表情。

伍六一摔在地上骂着:“跑呀!你他妈看着我干什么?我都被你逼成什么样子了?跑呀!!”

第三轮,最疼伍六一的连长一辈子没求过人,可是这次却动用了一切可能的关系,为伍六一争来了司务长这个差事。伍六一却交上了《复员报告》,他说:“当司务长……太容易了,我是个瘸子,我是钢七连第四千九百个兵……能让人看着四千九百个兵就是这个鸟样?”

连长轻轻的走过来,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兵:“第四千九百个兵……是个什么鸟样?”

“啪!”那是连长痛恨六一犯傻而发泄出的重重一记巴掌,这一巴掌打得观众心惊肉跳,打得看戏的我眼泪夺眶而出,嗓子瞬间梗塞。

然后,连长就要抱住他,他想跟自己的兵说:你怎么这么傻呢?

他的兵出奇的倔,就是不把正脸给连长,连长就使劲扳,扳不动,还扳,还扳不动,还扳……背对连长的那张脸其实和连长的一样——泪如泉涌。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