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农村奇闻 怎么评价新闻栏目《传奇故事》

一、传说是真是假,猫脸老太传奇故事

传说中的故事总是看起来非常的离奇,而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奇闻怪事,也经常能够听到诈尸这个词,但是真的会有诈尸的现象发生吗?传说中的奇异故事真真假假,本期世界奇闻怪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猫脸老太的传奇故事。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大概是发生在1995年~1996年之间,具体的时间不太记得了,当时一个正在上小学5年级的小孩,也是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的受害者、目击者之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当地的一个老太太死了,但是正巧旁边一直猫走过,而这个证实死亡的老太太却神奇的活了过来,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诈尸,当地的民族风俗是不让牲畜接近死者的,因为大家都害怕尸体借牲畜的气而诈尸还魂。而这个老太太也正巧遇到了动物走过,而巧合的复活。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老太太复活之后,就被人谣传有吃人的嗜好,不过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当地的村子谣传说老太太要吃小孩儿。不过这个谣传是循序渐进的,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个传说,只是当成一个笑话而已,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传说就流传到了别的村里了。

最后流传出了各种关于猫脸老太太事件,下面是猫脸老太太事件流传最广的说法:

有一个老太太,夫家姓李,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别人也不知道。家住黑龙江省北部边陲的一个小村里,日子过得平平淡淡,自己的儿子儿媳对她不怎么好,但过日子嘛,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老人和儿媳打了起来,(东北人都比较彪悍啊),老人晚上气不过就上吊了,因为是含恨而死的,老人的后事也没办得风风光的,毕竟家里也不太富裕,打算把遗体放上一晚上,明天就下葬。

老人是傍晚上去的,那天天很阴,死相很骇人,眼睛半睁着,舌头伸出嘴外,都有点发黑,面目狰狞,当时人们都不敢靠前,说来也奇怪,老人的儿子赶来了,哇得就哭了,跪在老人身前,大家敢才把老太太给弄下来,这也是村里老人让那么做的,含冤而死的人,必须让自己最亲的人在身边,才能入棺安葬,但还是没能阻止老人半夜的诈尸。

晚上为老人换上寿衣后,儿媳也很伤心,回娘家了,老人的儿子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娘,晚上给老人守孝,在黑龙江冬天夜很长,老人的儿子和一个邻居坐在一起,说着话,邻居说着说者就瞌睡了,这时候老人家养的一只花猫,从老人的遗体上跳了过去,落地后就不动了。

此时老人豁地坐了起来,半边人脸,半边猫脸,老人的儿子当场就吓傻了,老人起尸后,把自己的邻居抓死了,她儿子趁着这时间撒腿跑了,边跑边嚎:“我妈诈尸啦”,农村睡觉都早,晚上更是安静。

说来也奇怪,要是在平时,有个人半夜那么大声叫,狗肯定也跟着汪汪叫换,但今天晚上,没听见狗叫,只能听见狗儿改那直哼哼,儿子也吓疯了,顺着路冲到村里的一个人家里,在那家过了一夜,晚上那家人也很害怕,都不敢睡觉,怕老人来找儿子,把狗也牵屋里,那狗就瞅着儿子,也不咬,就是乌呜的哼哼。

天亮后,就叫了一帮人回儿子家,发现只有邻居肚子被抓开了,老人不见了,后来这个村子就感觉很阴暗,总有动物不见,后来还有几个小孩没了,弄得人心惶惶,大人都告诉自己小孩,没事不要乱跑,要是真碰见那东西了,就绕着弯跑,反正就是围着个东西跑就行,据说是僵尸不会转弯,反正事情弄得挺大的,据说把中央都惊动了,后来派出所民警把老太太找到了,用机枪打烂后烧掉了。

二、怎么评价新闻栏目《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打造的一档关乎民生问题的新闻节目,自2005年开播以来,受到广大民众关注及欢迎,收视率一路飙升,也是迄今为止,播出时间最长的节目之一。《传奇故事》以讲故事口吻叙说真实民间新闻,不仅通俗易懂,事件真实度更具有说服力,因而极易与群众产生共鸣。节目主持人通过亲和口吻发出发,以及埋下层层包袱,刺激观众窥探事件后续发展,通过节目先后犀利准确评语结论,反应社会乱象,道出人生真理,从而传递社会正能量意识,是一挡实实在在讨论民生问题矛盾的良心节目。

民生问题向来都备受关注,有关于民生题材的节目自然容易受到追捧。节目对象定位在老百姓身上,百姓生活千姿百态,所面临问题矛盾颇多,这也保证了节目题材的丰富性,直视社会问题,节目内容多样化,包含各种我们所见或没有见过的,可谓是包罗万象。其中有社会光鲜亮丽之事,亦有社会黑暗事件、人性丑陋之嘴脸,从而保证了该节目的受众范围之广阔,上到老人,下到有思想认知青少年,都可成为节目忠实粉丝。

其实早在多年之前《传奇故事》原名为《传奇》,而后改名为《传奇故事》,节目名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深意,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社会群体亦会发生各种奇葩事件,更有解不开的谜团,每日上演着一个个传奇故事。先前节目主要以传奇为主,之后“故事”两字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一挡新闻类节目,节目新意在于讲故事之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新闻故事化”。在许多人看来新闻或许是枯燥无趣的,但《传奇故事》却是例外,以缓慢节奏讲述每一个新闻,且每一期重点讲述个别新闻,在尊重事件真实度基础之上进行相对应改编,以故事形式播出,更易使人接受,久而久之,听故事成为一种习惯。

《传奇故事》讲故事方式又是截然不同的,善于利用讲述与采访相关人士为主要切入点,在故事编排过程中,巧妙利用各种插叙、倒叙等手法,使节目看上去更加活泼。除此之外,讲故事的成功点还在于节目组为观众埋下的层层包袱,多次利用疑问句、反问句方式“诱惑”观众,激发人们得知真相欲望,这样的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深抓人心。

提及《传奇故事》便不得不说起主持人金飞了,着装朴素整洁,与新闻节目类型相契合,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非常书气有涵养,重要的是他主持功底深厚,三观极正。金飞主持口吻亦强亦弱,善于在第一人称与故事当事人角度阐述故事,多种形态下他自由切换,有较高职业素养。

每一档节目都有其主旨,且表达中心大意方式各不相同,而《传奇故事》中表露主旨方式极易与观众产生共鸣。有看过节目的伙伴们会发现,节目开篇主持人通常会抛出有关事件的大概主旨,到节目期间,主持人金飞会根据案件发展做出相对应感慨,节目最后金飞会针对此事发表感言,也就是“评语”。其中有对当事人的惋惜叹息,也有大胆斥责,有同情有伤感有感恩等等,针对每一出事件做出总结,并告诫众多社会群体面对同样事件应该如何处理,从而起到一定警示作用,也顺势传播了满满的正能量。

总而言之,《传奇故事》能够在众多节目中屹立于不倒之地的因素有许多,能够脉络清晰反映社会民生问题,更值得观众支持,同时希望大众在观看过程中也不只是听故事,而是可以从中悟出一定人生意义,避免一些不好事情发生。

三、巴蜀奇人隐居山西农村,用塑料布搭房过冬,看活成啥样

山西省中条山横跨永济县和芮城县地界,黄河在这里穿过,风陵渡这里的山势奇特,竹林环绕,古树参天,历代留下了许多道观佛寺,更是许多奇人异仕隐居的地方,这里不但留下古代的传奇故事,也有现代奇闻异事,也就成了我们拍摄民俗的好地方,近期采风路遇一位8旬老人,他告诉我们说山脚下隐居着一位巴蜀奇人,他修炼有术,大冬天零下6度天气依旧住在塑料布搭建的“阳光房”里,不怕寒冷,我行我素,让人刮目相看,好奇心驱使之下,我们决定去看看高人的生活。

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我们很容易地就找到了这位奇人的家,外观就是一户普通民居,推开虚掩的大门院子东南角的“阳光房”便映入眼帘,掀开塑料布门帘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和衣坐在床上看着电视,打过招呼他很热情的邀请大家坐下,环顾四周这个房间大小有20多方左右,建筑材料主要就是几根钢管,其余便是塑料布,简单的再也不能简单,可是其中的生活设施却一应俱全,甚至塑料布墙上还有装饰画,“坐下,坐下,快坐下说话,慢慢看看我的府邸,我就马上起床。”几句四川话将我们的注意力又重新吸引到了男子的那边,大家赶快与他寒暄起来,做了自我介绍。

奇人姓吴,今年已经68岁,说起自己为啥能“隐居”在这里,他打开了话匣子,吴大叔说自己的祖籍是四川省自贡市农村,一生阅历丰富,特别是在婚姻上是个有故事之人,先后娶过6个老婆,这可是一般人难有的经历,1982年在老家娶了第一任,婚后7年因为老婆嫌弃自己胸无大志,不会赚钱而分手,后来他便到了江苏一家私企打工,经工友介绍在当地又说过两个老婆,时间很短,2004年经师傅介绍来到山西永济和一位妇女成了家,没过几年结局一样,后来又走了两户人家都是一样结果,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就是最后的老婆的老院子,她全家都搬进了新房,分手后自己就留了下来,虽然院子里还有几间瓦房,可是自己却不喜欢,便在东南角搭建起了这个“阳光房”来生活。

大叔说之所以把这个叫做“阳光房”这是当地人习惯的叫法,冬季巷道里常有老人聊天闲坐,用钢架和塑料布搭建的简易房子既能遮风挡雨,阳光还能照进来,这个来处可能就是借鉴了现代农业的温室大棚的原理,自己建的这个“阳光房”使用了两层的塑料布,中间用硬纸板进行了加固,已经住了好几年了,自己也积累了抗寒的经验,冬天过冬没有一点问题,具体有两方面,一个就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抗寒素质,一辈子可以说是走南闯北,养成了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每天是晨练长跑,冷水洗脸,身体既能已经适应了南北方不同地方的气候;第二方面是做好抗寒防护措施,入境随俗,穿衣上选择了羊毛制品,晚上用上电热毯,盖上厚被子就足以应付冬季寒冷天气。

“其实这人适应环境能力很强,不能过得太过于娇贵,我觉得还是增强抗寒能力要好,总生活在温室里也不是好事情,你看看我现在的身体抗寒极强,无论天气再冷我依旧是这样过着,丝毫不影响我的行动,整天到处乱跑,当地很多的同龄人则不然,只要上冻就躲在暖房里不敢出来,我的身体还比他们好的多,今天已经是零下6度,我住在里边一样舒服。”

吴大叔告诉我们说他现在算是个退休工人,当年在江苏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后每月能拿到1300多元钱的退休金,现在农村生活每月也就是800元左右的花销,这还是高标准生活,一个人足够了,经历了多次婚姻他也想明白了,缘分是不可强求的,上天给了他6次机会,可始终就没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这就是他的命,现在要为自己活着,并且要活得有滋有味,用有限的退休金过一个无比快乐的日子,这也是他不再花多余的钱收拾老房子的原因,简单方便的“阳光房”很适合他,过几年旧了就再重新建一个,也花不了多少钱。

大叔把厨房放在了老房子里,外边还特意搭建了一个封闭式的过道,材料依旧是自己喜欢的塑料布,从这里走到院子里明显感觉不到有寒风的刺激,看来这个办法相当的管用。

大叔起床后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按照他的生活习惯是要吃下午饭的,他说现在一个人过得挺好,睡觉自然醒,想睡好久就好久,肚子饿了才做饭,不想做饭就去市里吃小吃,反正是一人吃饱全家饱,只要自己喜欢就足够了。

“我来山西算起来也十多年了,尽管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上没有大的变化,可是也能接受你们这里的吃法,平时主要还是以米饭为主,偶尔也吃吃你们当地的饭食,比如这个冬天的小米红薯粥我也很喜欢,早上起来烧了一大锅,稠稠的喝了两碗,下午热一热再吃,一天两顿饭就有了,明天再做我四川人喜欢吃米饭。”

大叔把热好的小米红薯粥端进了他的“阳光房”里,坐在茶几前拿出两碗菜,一碗是青菜炒鸡蛋,一碗是回锅肉,看来他的生活标准还是相当高的。“我们四川人和你们山西人不一样,你们赚下钱只知道盖起高大的房子,吃喝肚子饱就行,可我们是吃喝第一,身体要健康,你要吃的好我还要比你吃的好,所以我现在住房就不讲究,吃好喝好是关键,尽管我住的阳光房,可是我活的快乐。”

大叔很会享受生活,简易的“阳光房”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电视机都更换过3个了,手机也有3部,甚至为了玩小视频还特意买了一个小平板,出行代步的电动车也从原来的两轮升级到三轮一直到现在的四轮车。

吴大叔是个热爱生活的人,“阳光房”外边挂满了一些塑料花,这些都是大叔从超市买回来的,把家里装扮得很漂亮,衣服穿着上比较喜欢红色,家里挂的红衣服有10多件,几乎各个季节都有红色,他说红色热情奔放,一直是自己喜欢的颜色,人生就要心里阳光,还要外表阳光,给人都是阳光形象。

“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既然决定落在这中条山下,就要融入这里,这里冬季寒冷御寒的方法也要像当地人学习,住房条件不好改变,主要就从自身素质上想办法,除了加强锻炼其次就是饮食上向当地人学习,常在田间挖一些个野菜吃,比如村民们冬天喜欢吃的蔓青,就是个好东西,这是个热性,俗成小人参,大补。”大叔很仔细,蔓青煮粥,它的绿叶还要吃菜。

吴大叔说自己和第一个老婆生有两个孩子,儿子判给了他,已经长大在外边打工去了,现在不需要自己照顾他了,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了一点,“人不论娶过几个老婆还是原配好,以前不管双方是合不来还是有什么问题都应当坐下来谈,不可意气用事,错走一步就会步步错,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是很在意我第一个老婆,好几年没有回过老家了,计划在这两年回家一趟,再看看老家。”

吴大叔说“当地村民对我很好,他们尽管对我的生活方式有看法,觉得我有些另类,开玩笑说我就是个‘奇人’,可是从来不嫌弃我,甚至还会送给我一些蔬菜水果,经常有同龄人到我家游玩,一起聊天打牌下棋,当然了冬季对我的阳光房还是接受不了,主要就是忍受不了这里的温度,我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感觉挺好。”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