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科技故事(中国科学家故事奇闻) 2024-09-03 05:03:39 0 0 一、幼儿园大班播音稿之奇闻趣事播音稿可以写吸引孩子的故事,科技知识以及谜语。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您收听今天的广播。今天我们将和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清晨时光。苏:大家好,我是大三班的小小主持人苏。首先,我想提醒小朋友们,天气逐渐变凉,请大家注意保暖。接下来请我们班级两个小广播员来给大家讲两个生活小百科。原:大家好,我是大三班的小小播音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用红灯和绿灯做信号灯么?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红灯和绿灯比其它颜色的灯光传播的更远,司机叔叔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可以保证安全行驶。另外,红色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习惯上用红色来表示危险的信号,绿色总表示和平或平安。因此人们用红灯表示停止、绿色表示通行。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么?周:大家好,我是大三班的小小播音员周。我有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形如钟表不是表,不报钟点和分秒,中国古人发明它,东南西北巧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猜到了么?对啦,就是指南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南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就是一块极大的磁铁。正式由于地球的磁性,使地球上所有的消磁针的方向都指向南北方向,人们把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叫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苏:听了原和周给大家讲的生活小百科,小朋友们还知道其他的小常识么?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和大家分享。二、二战奇闻录,超乎人类想象的真实故事二战奇闻录,超乎人类想象的真实故事一、能扛坦克的美国兵一个神秘的美军基地,四个看似貌不惊人的美国大兵,轻松的扛起了一辆坦克,路人们被吓呆了美国士兵告诉他,美国军人就是这么强大。其实这些美国大兵,被称为幽灵部队"他们确实有着特别的能力,但并非超能力。这支正式名称被叫做美军第23司令部直属特战团”的部队,拥有1100人,制作了大量充气坦克等假部队,让德军屡屡判断失误,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二、日军最倒霉的军舰信浓号和最幸运的军舰雪风号这是当时最大的一艘航母,但由于赶工期和偷工减料,在首次出航后20小时,便被美军潜艇仅仅用四条鱼雷击沉,成了人类历史上被击沉速度最快的航母。信浓号沉没后,上面的很多船员,都被同行的日军驱逐舰雪风号救起。这艘驱逐舰是日军最幸运的一艘军舰。雪风号的同型军舰全部沉没,而雪风号也曾被多次击中,但不是击中它的鱼雷引信失效,就是航空炸弹成立哑弹。总让雪风号死里逃生。很多迷信的日军士兵渐渐发现,与雪风号一起出征的军舰,几乎每次都会被击沉,这艘雪风号是幸运的,但会让自己的同伴陷入厄运。1947年6月28日,雪风号作为日本第一艘赔偿中国的军舰,被移交给国民党海军,改名丹阳号。两天后,刘邓大军强度黄河,解放军开始转向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雪风号却一直活着,直至1966年平安退役。三、二战最离奇的飞机事故美军伏击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座机,成功击毙山本,改变了太平洋战场局势,而中国军队在1942年12月,击落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冢田攻座机,不仅让冢田成了中国军队击毙的日本陆军最高级别将领,还因为他随时携带的绝密作战计划外泄,影响了抗战战局。而日本海军死在中国战场的最高级别将领,是前海军大臣大角岑生,他的官职比山本更高,但同样死于坠机。日本官方报道:号在华南黄杨山壮烈殉职的我国海军至宝,大角海军大将等十人,2月20日在东京筑地本愿寺,举行了庄严的海军葬礼。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曾击毙多名日军高级将领,但二中中防空炮火的最大战绩,确实被认为战斗力最弱的意大利军队创造的。1940年六月,一艘意大利军舰击落了两架飞机,其中一架上坐着伊塔洛.巴尔博,他是空军元帅,是二战中被防空炮火击毙的最高级被将领,然而他是意大利军队自己的长官,还曾被认为是墨索里尼的指定继承人。炸死自己的长官,不是意大利军队的专利,二战中美军阵亡最高级别的将领,所谓的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官麦克奈尔,正式被美军自己的轰炸机炸死的。麦克奈尔是作战隐蔽的专家,发现遭到友军误炸后,迅速到伞兵坑隐蔽,无奈美军火力太强大,麦克奈尔还是被炸身亡。而德军的一位上将军长,冯.溯贝特,确实因为坐飞机在降落时误入雷区而亡的可以说是坐着飞机踩地雷的最离奇空难了。四、最具戏剧色彩的意大利军队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却似乎不怎么擅长作战,关于他们的二战笑话,也是最多的。据说在北非,占据优势的意大利军队,却向英军投降了。原来,他们的弹药箱没有配撬棍,他们没办法打开,意大利被敌军缴获的物资中,红酒比弹药的数量还要多。士兵中还流传这两句话,一句是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另一句是,连打两场败仗,我们就应该回去谈恋爱了。五、严谨坑了的德军和日军德国人和日本人的严谨举世皆知,这也反映在他们进行的侵略战争中,1941年11月,英军在北非发起的“十字军行动”中,有一个在交通岗位执勤的英国宪兵,突然发现德军装甲洪流,滚滚而来。他面不改色,继续指挥交通,而德国人竟毫不犹豫完全服从他的指挥。有一群德国坦克居然在他的指挥下开向了错误的方向。这场仗最终也以德军损失惨重告终。据说在英德交战的一个港口,每周一三五由德军布雷舰布雷,而每逢星期二四六,由英军扫雷舰扫雷,结果有一天,英军因故休假一天未能扫雷,结果德军布雷艇,被自己的水雷炸沉。落水的德军军官被英军救起时,气愤的质问对方,你们太不负责了。而被严谨坑害了的,还有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一向极为守时的他,在1943年4月18日9点43分,乘座机到达美军伏击空域,和预定时间只差了一分钟,美军大喜过望,顺利将其击落。如果山本迟到,这次伏击行动,就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了。六、总统飞行员一名飞行员的飞机被日军击落,他是惟一获救的人,他的8名战友全部被日军俘获,饥饿的日军把他们做成了恐怖的人肉大餐,如果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获救,可能战后就少了两位美国总统,这个飞行员就是老布什。七、一条神秘消失的,24拐公路这是一张知名的二战老照片,照片上这条整整拐了24道弯的路,让无数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为之胆寒,这样险峻的路究竟在哪里,成了二战结束后的一个未解之谜。人们只知道,24拐在滇缅公路上,开车的,是勇敢的中国司机。为了寻找这条道路,人们在云南省境内,找了几十年,终于在2002年,在贵州省境内发现了这条道路,拍摄了这张几乎一模一样的照片。三、中国科学家故事奇闻简介: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18.5.11-1988.2.15。美国物理学家,曾就读于麻省理工、普林斯顿。二战时曾参与曼哈顿计划。曾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及加州理工学院。1965年因其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不仅善于思考,还善于教学,其《物理学讲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非常大,物理学的学生和教师都从中受益良多。名言:不懂数学的人很难真正理解自然最深邃的美。世界上有两种天才,一种是“普通的”天才,另一种则是如魔术师般“神奇的”天才。只要你我再聪明几倍的话,就可以比得上普通的天才,而如魔术师般神奇的天才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大脑到底是怎样运作的,我们是无论怎样也无法理解的,分析他们的思想就像要看穿魔术师怎么样变戏法一样困难。所以,在外人看来,神奇的天才都是一些语言荒诞、行为古怪、智慧超群的“鬼才”。而查理德�6�1费曼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千年难出一个的科学鬼才。费曼被很多物理学家誉为20世纪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实证物理学家。在他研究生刚毕业时,就参与了美国制造第一枚的曼哈顿计划;后来,他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约40年,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他仅用一杯冰水及一只橡皮垫圈就证明了“挑战者号”出事的原因。不过,令这位物理学家声名远扬的远远不止这些,他的邦戈鼓艺高超,甚至能顶替职业鼓手上场表演;他还可以像一位真正的画家一样卖掉自己的作品;他是开保险柜的专家;他喜欢在酒吧里研究科学问题。总之,他的才华,他的幽默,他的率性而为的恶作剧,令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同时,他的成长和他的成就,也包含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下面讲述的一件小事就是费曼与蚂蚁的故事。人们常遭遇一些不请自来的昆虫朋友,那成群结队而又行色匆匆的蚂蚁们,也算是人类家中的常客了。对于这些不怎么怕你的小蚂蚁们,你如何看待它们呢?是捏死呢,装作没看到呢?还是像物理大师费曼一样的观察它们?理查德�6�1费曼,1918年生于美国,这样一位看似遥不可及的风光大人物,却有着孩童般的好奇与天真。当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当研究生时,他用放大镜观看在常青藤上的蚂蚁,看到蚂蚁用脚在蚜虫身上拍啊拍的,蚜虫便分泌出蜜露,然后蚂蚁将一滴蜜露举起、咬破,“咕嘟”地吸了进去。此时,年轻的费曼由于印证了父亲曾告诉过他的知识,并亲眼见证到这有趣的现象而兴奋地大叫。简介:王淦昌(wang gàn shèng)(1907年—1998年)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名言:要做科学家,不要当科学官。当时博特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射线,就取了个临时的名称:“铍辐射”。铍辐射穿透力很强,在电磁场中不偏转,酷似当时人们熟知的硬γ射线,即一种频率较大的、由光子组成的射线。在1931年苏黎世物理学家聚会时,博特报告了这一实验结果,并且猜测说:“铍辐射很可能是γ射线之类的东西。”王淦昌得知博特认为“铍射线”是γ射线的结论后,立即表示深深的怀疑。他认为,γ射线不可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铜板。更重要的是王淦昌认为,博特在实验时使用盖革的计数器作为探测器是不合适的。他认为,应该用云雾室代替盖革计数器,这样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弄清楚“铍辐射”到底是什么东西。为此,王淦昌曾两次向迈特纳教授建议,希望能在她的实验室里用云雾室重新检验博特关于“铍辐射”的猜测。可惜的是,迈特纳两次都没有同意王淦昌的建议,并对王淦昌说:“重复别人的实验没有任何意义。”1932年2月,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在用云雾室重新检验博特的“铍辐射”实验时,正如王淦昌预计的一样,行为异常的“铍射线”果然不是什么γ射线,而是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由此,查德威克发现了人类史上的第四个基本粒子——中子,并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后迈特纳非常后悔地对王淦昌说:“唉,是我们的运气不好呀!”后来,王淦昌也开玩笑地对人说:“如果当时我坚持做这个实验,那我王淦昌就不是今日的王淦昌了!”【自己看着怎样简短省略,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