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百科全集_地球知识百科全集下载 2025-02-18 22:29:16 0 0 地球知识小百科?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地球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面积有多大:地球表面的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1.495亿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其中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二、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区域称为陆地。全球共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洲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三、 陆地的高度:陆地的平均海拔高度为875米。 四、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总称为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五、岛屿:是散布在海洋、河流、湖泊中的小块陆地。 六、岛屿的面积:世界岛屿的总面积9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15。 七、半岛:是深入海洋或湖泊,一面同陆地相连,其余面积被水包围的陆地。 八、海洋: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95米,其中盐度为3.5%。海洋的特点是;有独自潮汐和洋流系统。共有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九、海;还是海洋的边缘部分,还没有独自的潮汐和洋流系统,相对面积较小,深度较浅,温度和盐度受大陆的影响较大。 世界上最大的海:澳大利亚东北面的珊瑚海,面积为:479平方公里。 十、海的分类:边缘海,内海,陆间海三类。 十一、陆地的形态: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五种形态。此外,还有由于受外力作用的强烈影响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十二、平原:是指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而边缘无崖壁的地区。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地球上的平原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左右。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面积约560万平方公里。 十三、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1000米以上的中山和高峻山脉分布地区的总称。线状延伸的山体叫做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山脉叫山系。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四座。分布在亚洲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其中珠穆朗玛峰最高;海拔8844.13米。是地球的最高点。 十四、高原:指高度较大,起伏较小,边缘通常以崖壁为界的地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 十五、海底地形:深厚的海水掩盖了海底的面貌,实际上海底的地势和陆地没有什么两样。海底的地形一般分为三种。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 1、大陆架:是指大陆边缘在海面以下的延续部分。大陆架坡度平缓,海水很浅,一半深度为0—200米以内,个别外边缘500—600米。世界上大陆架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 3、洋底:是海洋的主体部分,深度一般在3000米—6000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0%。海底地貌类型多样,有海岭、海盆、海沟、海丘、海山、海渊和海底高原等。 地球所有的知识总共有多少? 1、地球表面的面积约 5.1 亿平方 公里。其中海洋面积约 3.62 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 1.495 亿平方公里。 2,地球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共七大洲。 3,地球上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共四大洋。 4,地球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共有197个国家(主权国家195个,准主权国家2个:库克群岛和纽埃,不含马耳他骑士团)、36个地区。亚洲47个国家、欧洲45个国家、非洲54个国家、大洋洲16个国家、北美洲23个国家、南美洲12个国家。 地球的力量知识点总结? BBC 《地球的力量》 第一集:火山爆发 火山释放的热量来自地球内部 火山造成地球板块运动形成山脉,如果没有板块运动,地球将被水覆盖 火山为最初的生命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物质 火山带来的二氧化碳使地球表面形成了适宜的温度 火山和生命联合:海洋中浮游生物吸收二氧化碳,浮游生物死后沉落海底形成岩石,海洋板块俯冲下沉至地球深处,岩石被融化,二氧化碳随着火山喷发又被释放到大气层 在火山释放二氧化碳引起气候变化前,是冰河世界时期,只有单细胞微生物,形成叠层石,35亿年 第二集:大气层流 对流层 天气变化 75%的空气质量 平流层 臭氧 中汽层 稀薄 热气层 航天飞机 极光 大气层有液体的性质,气压就是水压 风塑造地形,风蚀山脊 大气层影响气候变化 叠层石生成氧气,遇到铁氧化形成铁锈层 全球变暖使冻土融化,释放大量甲烷,这是一种强于二氧化碳23倍的温室气体 第三集:冰川融化 冰川不是由冻水形成,而是由雪堆积而成 南极洲由于湿气不足,是最大最干燥的荒漠 4千米厚的冰原 我们生活的冰河世纪开始于三百万年前,南北美洲大陆冲撞,三条沿着赤道流动的暖流被切断,所以一条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流向北方,为北极带去更多的水汽和更多的降雪,北极逐渐被冰雪覆盖,地球进入冰河世纪,一百万年间,冰雪覆盖、撤退超过十次循环 冰川塑造地形,酋长岩,岩石表面光滑 曼哈顿地形,高楼地基——片岩,坚固 矮楼地基——冲刷的沙砾 从冰川的内部看,冰层沿着地形流动,冰河像砂纸一样作用于岩石 冰川融化,洪水冲刷陆地 冰川漂浮、反光、反射热量,从而影响气候 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减小,融化的冰川流入冰川锅穴,目前未知 第四集:海洋涌动 海浪的能量来自风,最大的浪花力量会达到4吨 潮汐,月球的引力,当月球、太阳、地球在一条直线时,浪潮更大 地球形成之初形成了现在一半的海洋水量,另一半来自彗星撞击 埃塞俄比亚2005年由于地震出现的裂缝,可能是下一个海洋 地中海蒸发的水量是河流、雨水补给量的三倍,主要靠直布罗陀海峡从大西洋获得水量 6百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由于欧非大陆相撞关闭,只要几千年,地中海成为了荒漠,西西里岛下一公里处有大量海水干涸形成的盐和白水晶 地中海消失过很多次,影响了西西里岛的动物进化,大象像山羊一样大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区被称作水花区,浮游植物是生物链的一环,可以释放氧气,制造了地球上一半的氧气 海洋的热量来自太阳,洋流传递热量,影响全球气候 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寒流变暖,带来洪水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海洋底部的洋流——大洋输送带,在南北两极遇冷下沉 2亿5千万年前,在恐龙纪元之前,全球变暖致使大洋输送带无法在南北两极下沉,以致于无法输送氧气,海底生物因为缺氧而亡,海水停滞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二氧化氢,散发到空气中致使陆地动物灭绝 全球变暖对海洋的影响: 帕劳岛的水母,1998年由于水温升高了2度,死了2000万只,水体酸化也会影响珊瑚、浮游生物 第五集:稀有行星 月亮每年远离地球3.8厘米 生命出现的条件: 猜想地球形成之初和孪生兄弟——西亚相撞,形成月球、大气层和磁场(抵抗太阳风) 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合适,温度能够存留水 太阳的大小合适,燃烧的时间足够孕育生命 木星会吸引太空中的彗星保护地球 六千五百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彗陨石撞击地球(陨石坑在墨西哥),致使恐龙灭绝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