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奇闻故事及译文(八大奇闻故事及译文图片) 2025-01-04 16:39:09 0 0 世界奇迹八大奇闻? 所谓的世界八大奇迹,是当时的欧洲人在对世界的探索中,发现的一些他们认为在建筑物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和科技根本无法完成的建筑,他们称之为奇迹;最后他们总结出了八个奇迹。 1、埃及吉萨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都大小不一,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占地52000平方公尺。在那里走一圈大概要走1千米。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2、奥林匹亚宙斯巨像 宙斯是古希腊神谱系中的第三代神王,他是全能之神,能明察、洞悉世间任何事物和事情,不管是人间还是在神山上,他都是神喻之源,他决定着神灵和人的命运。 宙斯神殿是希腊的宗教中心,由城邦和平民送来的祭品种类很多。几百年来,一直在露天神坛叩拜宙斯。神坛据说是用献给宙斯的各种祭品的灰烬造的。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1年,公元前五世纪由当地建筑师伊利斯人李班监建一座宏伟的庙宇,作为宙斯神殿,并于公元前456年完成,庙前庙后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岛的大理石雕成,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菲迪亚斯负责。 虽然宙斯神像已消失于世上,但他却以另一方式至今犹存,伟大的宙斯脸孔了变成东正教的全能基督像。在伊斯坦堡科拉的圣方济各小教堂内,顶端宝座上坐着的就是化为基督的奥林匹亚宙斯神。 这尊异教神祗究竟如何转化为代表基督形像?考古学家估计有几种原因,第一,奥林匹亚神像本身就是极其完美的奇观;第二,神像代表最高神性几乎已达千年之久。 3、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公元前的罗德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岛曾经被许多势力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 马其顿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四万军队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 雕像修筑了十二年,它有110英尺高,也就是说,和大家熟知的纽约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6年后就被强烈地震毁坏了。 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但实际上雕像不是跨越在港口上。 4、巴比伦空中花园 由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最爱的王后而建造的。王后是米底人,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她建造了这座奇幻的高大建筑以便使她可以经常望乡。空中花园上栽满了许多奇花异草,并有完整的供水系统。当时看到它的古希腊人称之为世界奇迹 。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现在科学家证实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比伦以北300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西拿基立,而不是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王! 5、阿尔忒弥斯神庙 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希腊神话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位列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长425尺,宽230尺,有126根高60尺大理石柱。据称建筑时间前后长达120年(相比之下,大希律王建耶路撒冷圣殿也只用了46年)。 阿耳忒弥斯神殿是古希腊最大的神殿之一,其规模超过了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也是最早的完全用大理石兴建的建筑之一。它以建筑风格的壮丽辉煌和规模巨大而跻身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列。它还一度享有对逃亡者的“庇护权”,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神庙被黑若斯达特斯焚毁。该神庙至今只剩下一根柱子。这座神殿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爱奥尼亚海滨,《圣经》里把这个地方称为以弗所,而现在它被称为或者翻译为艾菲索斯。 6、摩索拉斯陵墓 这座由皮蒂德和萨蒂罗两位建筑师设计完成的建筑,是用帕罗斯岛的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高42米,相当于一座14层的楼房,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战车。 陵墓内部非常精美的装饰、雕塑和众多的雕像,为这座宏伟的建筑物增添了不少光彩,史学家们认为这些杰作是出自当时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之手,如斯科巴斯、利俄卡利斯、提摩西阿斯等人。 在其中的三处浮雕装饰中,第一处表现的是马车,第二处是希腊人和亚马逊人在作战,第三处是拉皮提人和半人半马的怪物之间的争斗。 不过,今天我们只能欣赏到希腊人和亚马孙人作战场景的残片,它被保存在不列颠博物馆里。即使我们无法将雕塑和装饰按确切的位置复原,但仅仅从残存的碎片中还是可以想像出这座宏大的纪念性建筑的非凡风貌。 7、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著名的第七大奇观之一。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公元前280年秋 ,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 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宏伟的灯塔竖立在法洛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洛斯灯塔”。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 8.、秦始皇兵马俑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时至今日,经历数千年的岁月变迁,很多曾经的宏伟建筑,都已是过往云烟,世界八大奇迹,仅存两个,一个是埃及金字塔,一个是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 1942年河南十大奇闻? 1942年,此时距离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已经过去了5个年头,长沙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告终,然而对于国内而言,条件依然是艰苦无比,甚至更加恶化,日军封锁了绝大部分交通要道,资源始终短缺。 至于河南,早在1938年,就已经成为了抗战前线,黄河决堤这里聚集着来自各地的战争难民,还有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部队,再加河水改道,这使得河南辖区内的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1941年河南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遭遇旱灾,之后又接连收到蝗灾,而当时的河南地方也有意瞒报,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根据统计,河南灾情最严重的39个县,受灾人数达到了1200万人,期间有150万死于饥饿和饥荒,另外有300万人,离开了河南谋求生路,而截止到今天,全国各地省份,都有着不少河南籍贯的家庭。 根据受灾地区偃师的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夏,大旱,二麦歉收。7月,蝗灾、风灾,粮食收获仅一至二成,人多以树皮、草根、观音土、雁屎充饥。灾民19万,外逃及死者难以数计。这次灾荒为60年间所罕见。” 另外一处地区巩县,则饿死1.9万人,逃荒达到了8万人,“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 而榆树皮和观音土的数量,同样也是十分有限,因此人命也变得十分廉价,在美国记者白修德前往当地采访的时候,他曾经亲眼、亲耳看见听见各种荒诞的奇闻,一个母亲把自己两岁的孩子煮了吃掉,有两家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孩子,于是决定交换、一个8岁的孩子,饿得实在受不了,找打了汤恩伯的部队,部队强迫一家农民收留孩子,后续却发现这个孩子失踪,人们竟然在农民房屋坛子当中发现了幼童的骨头...甚至还有易妻而食的传说。 上面的这一段故事,让接下来所要提到的人口贩卖,似乎也不再那么罪恶,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已经没有了说服力,粮食成为了最重要的硬通货,按照当时的记载,在部分灾区,一个年轻妇女的售价为10斤小米,而一个能够读书认字的女孩,能够被卖到15斤,一些妇女为了家庭的安危,甚至主动卖身来换取全家的活路,他们的命运也不能自己主宰,稍微好一点,用10斤小米娶一个老婆,或者是买到大户人家当女工,差点的,或许被卖到青楼。 而在刘震云写下纪实文学《温故一九四二》当中,一个9岁的男孩,可以卖400元,4岁的却只能卖200元,因为不好养活,一条人命,也就只能值得几个红薯,从这些老照片上不难看出,不少灾民的眼中,已经是虚弱绝望。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