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恐龙百科知识,其他的恐龙百科知识有哪些

恐龙的种类及介绍?

1、建设气龙。是一种小型的原始食肉性恐龙,体长4米,重约130-140公斤。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轻颖,侧扁尖锐的牙齿呈匕首状,颈子短,后肢强壮有力,趾端长有尖锐的利爪,善于两足快速奔跑,捕食其他动物,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可怖的捕猎者。

2、甘氏四川龙。四川龙(学名Szechuanosaurus)是一属中华盗龙科恐龙。它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亚洲。它的外表有点像小型的异特龙,体重约100-150公斤,身长约8米。

3、石油克拉玛依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次亚目、异特龙科、克拉玛依龙的一个种。肉食性,体长约6米,生活在白垩纪早期,主要分布在中国,化石发现于新疆的鄂尔多斯盆地,材料是一些颌骨的碎片。克拉玛依龙是白垩纪早期一种大型的食肉类恐龙。

4、暴龙科。是一个广泛称谓,是指那些头部巨大,前肢短小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最后的食肉性恐龙之一。暴龙科所有成员除了分布的地域、年代、个头大小等些许不同外,都具有相同特征,其中最大的是雷克斯暴龙。

不同时期的恐龙介绍?

似棘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10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加拿大

特性:向后突起的冠子可达1.8米长,有助于发出洪亮的叫声

突棘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15米 体重4吨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尼日尔

特性:脊背上有形似船帆的大面积突起

腔骨龙时代:三叠纪晚期 2亿1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2-3米 体重20千克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美国新墨西哥州等地

特性:早期的恐龙之一,身体细长

异龙时代:侏罗纪晚期 1亿4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12米 体重1-2吨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美国各地、坦桑尼亚等

特性:侏罗纪时代最强大的恐龙

凶恶龙 时代:侏罗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9米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加拿大

特性:中型的霸王龙,头部大,躯体粗壮

剑龙时代:侏罗纪晚期 1亿4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9米 体重1.8吨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科罗拉多州、俄克拉荷马州、犹他州、怀俄明州

特性:脊背上有两排骨板(称剑板)

盔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12米 体重3.8吨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

特性:冠子形似平碟,内部为中空

肿头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4.6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

特性:头部厚度可达25厘米,头的周围和鼻尖上布满了骨质小瘤

戟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5.5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蒙大拿州、加拿大

特性:鼻子上有一只长角,是强有力的武器

三角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9米 体重6吨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加拿大

特性:体型最大的角龙,在鼻子、两只眼睛、上方各有一只角

青岛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6-7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中国

特性:两眼之间有一根长角形的骨头向上突起

包头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7米 体重2吨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加拿大

特性:背部的铠甲上排列着短而粗的棘,眼睑下有着骨骼

慢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9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蒙古

特性:前肢较长,有巨大的爪,后肢健壮

莫它布拉龙时代:白垩纪早期 1亿4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7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澳大利亚

特性:头部平坦,鼻尖上有骨质瘤状物,牙齿很锐利

平头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3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蒙古

特性:骨稍薄,腰部骨骼很宽

窃蛋龙 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2米

食性:杂食性

生长地:蒙古、中国

特性:嘴与鸟喙相似

霸王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15米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美国蒙大拿州等地

特性:前肢弱小但后肢发达,能快速奔驰

无齿翼龙时代:白垩纪早期至晚期

体形:翼长9米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北美、亚洲

特性:大型翼龙,尾巴短,无牙齿,捕食鱼类

鹦鹉嘴龙时代:白垩纪早期 1亿4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0.8-1.5米 体重23千克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中国、西伯利亚、泰国

特性:被认为是角龙的祖先,有与鹦鹉相似的坚硬的嘴巴

小鸟龙时代:侏罗纪晚期 1亿4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2米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美国怀俄明州等地

特性:吃被其他肉食性恐龙咬死的植食性的恐龙尸体

其他的恐龙百科知识,其他的恐龙百科知识有哪些

体形:全长15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特性:板斧形的冠子向前方突起,而支撑冠子棘则倒向后方

蛇颈龙 时代:侏罗纪至白垩纪

体形:全长3-5米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欧洲

特性:鳍发育的很好,除了吃鱼,也捕食翼龙

结节龙时代:白垩纪晚期 6500万年前

体形:全长5.5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

特性:从背部到腹部表面布满了大小不等,类似瘤子的铠甲

棱背龙时代:侏罗纪早期 2亿1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4米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英国

特性:背部和侧腹表面排列着圆锥形的骨质钉状物,用于保护身体

双冠龙时代:侏罗纪早期 2亿1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6米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

特性:头上有薄且脆弱的冠

阿普吐龙时代:侏罗纪晚期 1亿4000万年前

体形:全长25米 体重30吨

食性:植食性

生长地:美国

特性:又称雷龙,行走时靠脖子和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

蛤蟆龙时代:二迭纪至三叠纪

食性:肉食性

生长地:中国

特性:又称鎏金兽,还称金蟾,头成扁平状,四肢发达,状如蛤蟆,全身疙瘩,前肢有五趾,粗壮,长满黄毛,趾末端有爪,趾间有蹼,眼睛向外突出,嘴巴宽大。生活在幽谷深潭中,能喷水吐雾,头顶上有一对向后直伸的细而长的角,属传说中的灵物。

恐龙的种类介绍?

:肉食龙钟敏类、剑龙亚目、虚骨龙次亚目、角龙亚目、原蜥脚次亚目、甲龙亚目、鸟脚亚目、肿头龙亚目、蜥脚次亚目。恐龙是一种最早出现在中晚三叠世的巨型动物,目前已经灭绝,少数演化成了今天鸟类等动物。常见的恐龙有霸王龙、翼龙、梁龙、暴龙、三角龙、主龙、异齿龙等。

恐龙种类介绍及图片高清?

窃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身长约两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2007年3月24日,河南发掘世界上最小窃蛋龙化石。

研究发现,窃蛋龙长而有力的后腿非常适合在水中跋涉。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