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知识百科,哈萨克知识百科百度

哈萨克斯坦百科知识?

哈萨克斯坦是位于中亚的国家,首都是努尔苏丹。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九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是哈萨克族,同时还有俄罗斯、乌兹别克等民族。该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世界遗产地巴尔喀什湖和塞米巴拉金斯克等。哈萨克斯坦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哈萨克斯坦国家概况?

国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国名释义:哈萨克一词在斯拉夫语中的解释是‘游牧战神’,国名就取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亚草原”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7世纪的波斯文献中。罗马大帝康士坦丁留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在那外围有着哈萨克亚大草原,再过哈萨克亚就是阿兰。”康士坦丁大帝913 - 959年代之间称帝之,古代哈萨克人泛指今中亚一代的古代游牧部落,如塞人,乌孙,月氏等等…… 而这些古代游牧部落正是现代哈萨克人的祖先。现在在历史界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所谓“哈萨克历史从1456年的哈萨克汗国的成立开始”。  国力  人类发展指数:高,全球排名79位。  综合国力:全球排名24位。  人均GDP:超过9600美元。  独立日:12月16日(1991年)。  国家主权日:10月25日(1990年)。  武装力量日:5月7日。  国土  地跨亚欧两洲,东与中国相连,北全境与俄罗斯接壤,南接中亚三国,西达欧洲乌拉尔地区,并与伊朗,阿塞拜疆等国隔海相望。  所属洲:亚欧两洲,但行政归于亚洲。  面积:总面积272.49万平方千米,欧洲部分约为15万平方千米。  民族  人口:1700万(2011年)。  民族:哈萨克族(65%)和俄罗斯族(22%)为主,还有日耳曼族、乌克兰族、乌兹别克、白俄罗斯 、维吾尔、鞑靼和朝鲜等民族。  民族政策:民族回归政策,即召回世界各地的哈萨克人回归祖国。  国歌:《我的哈萨克》。  国花:郁金香。  国鸟:金雕。  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等。  名胜:麦迪奥山,突厥斯坦城,阿拉木图,阿克套,江布尔等。  美誉:没有乞丐的民族,好客之邦等。  国家代码:KZ。  宗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教等。  语言: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作为官方语言平行使用,此外还有大力普及英语。  首都:阿斯塔纳(Astana)。  领导人:总统 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总理 卡利姆・马西莫夫。  货币:坚戈(Tenge)。  国家政权:资本主义。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政体:总统-议会民主制。

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中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蒙古等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哈萨克族以牧业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并以骑马和放牧为传统技艺。他们崇尚自由、勇敢和草原精神,喜欢歌舞、马术和摔跤等传统活动。哈萨克族人民热情好客,重视家庭和社区联系,传统礼仪在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民居被称为“毡房”,以其特殊的形状和耐用性而闻名。哈萨克族的服饰也非常独特,男性常穿着华丽的长袍和高帽,女性则喜欢穿着五彩斑斓的绣花服装。哈萨克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和字母,尽管现代社会已广泛使用俄语和汉语。总的来说,哈萨克族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骄傲的民族,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为人们所熟知。

哈萨克族的历史?

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从13世纪初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与历史上的“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也被迫西迁。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各有部分地区是哈萨克人的牧地。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金帐汗国新的割据局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的白帐汗国于14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哈萨克知识百科,哈萨克知识百科百度

明景泰七年(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不负众望,率领哈萨克诸部东迁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流域,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实体——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从而吸引了周邻大量游牧部落前来加入。

哈萨克汗国建立以后,哈萨克诸部在政治上获得独立,经济上得到迅速发展,汗国的领土也不断扩大。15世纪50—70年代初,哈萨克汗国拥有钦察草原和中亚的论答剌、突厥斯坦、乌尔根奇等地。1500年,占领河中地区。到16世纪20年代哈萨克汗国的领地,南面包括锡尔河流域,东南部包括七河地区,东北部包括巴尔喀什湖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部包括玉邪克河流域等地。1698年至1718年,哈萨克族的许多部落,按照部落谱系划分为三个玉兹。大玉兹被称为右部,主要分布在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以及伊犁河到锡尔河的广阔地区;中玉兹称左部,主要分布在大玉兹以北,夏牧场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脉一带,冬牧场在托博尔河、伊斯姆河、努腊河、萨雷苏诸河流域;小玉兹称西部,领地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

17世纪末,西部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开始强盛起来,不断向外扩张。17世纪70年代,准噶尔部噶尔丹向南扩张至青海和新疆西部,哈萨克各部常遭准噶尔部的侵扰。哈萨克汗国一度衰落。自此,哈萨克族展开了反抗准噶尔封建贵族集团的艰苦斗争。

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统一了新疆,从而为西域多民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766年,清政府敕令伊犁将军:“伊犁等处土地辽阔,人烟愈多愈善,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畏惧劫掠,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1767年,清政府告知哈萨克中玉兹可汗阿布赉:“哈萨克牧民可以到伊犁等地游牧”。这样,从18世纪60年代起,哈萨克开始陆续迁到自己的先民(祖先)的故乡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游牧。迁到伊犁地区的主要是中玉兹乃蛮部的黑宰部落,以及大玉兹的阿勒班、素宛部落等;迁到塔城、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是中玉兹的克烈、乃蛮等部落。此后,哈萨克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1864年,中俄双方签署《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北边疆大片领土,一些哈萨克部落表示“众民随地划归俄辖,虽死不从”的坚定立场,纷纷投归祖国。清政府对所辖哈萨克人在原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实行千户制。官员分为千户长、百户长、台吉、公等。哈萨克人开始缴纳赋税,履行国民义务,最终接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

辛亥革命期间,哈萨克族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推翻了清朝政府在新疆的统治,在辛亥革命思潮的影响下迅速觉醒。1912年,阿勒泰扎克热亚、拜穆拉等率领哈萨克族使团到北京,北洋政府封库库岱公第四世孙艾林为郡王,吾木尔泰为公,马米和扎克热亚为贝子,下设12个台吉,12个乌库尔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哈萨克族和汉族及其他民族一起,互相支持,团结奋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新疆的统治。

哈萨克前身是什么国家?

       哈萨克的前身叫哈萨克汗国,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在1456-1847年间创建的国家。由术赤系的苏丹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创立。

       哈萨克汗国极盛时期占有较大领土,他们居住地区名为钦察草原,分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又称大帐、中帐、小帐。

     19世纪中叶遭俄罗斯帝国吞并。1936年建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1991年12月16日独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成立。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