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百科_中医药知识百科视频

中医五音百科读音?

五音:角(jué)、徵(zhǐ)、宫(gōng)、商(shāng)、羽(yǔ)。

拓展资料如下:

宫、商、角、徵、羽五音,为五行学说组成部分,在脏腑、经络等方面运用广泛。出《灵枢·邪客》。指宫、商、角、徵、羽五音。

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音”一词时常出现,角、徵、宫、商、羽五字亦为众人熟知,但是在一些经典中涉及五音时,其意义又不仅仅是角、徵、宫、商、羽这简单的五个音。五音通常是指五音调式,即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五音调式是以某一音为主音而创作出的某一调式的旋律,例如0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就属于宫调式,是以“宫”为主音的乐曲。也可以说符合五声音阶的乐曲都可以归类成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五类。

而在中医理论中,五类调式也和五行、五脏相对应,即角调式乐曲对应于肝木,徵调式的乐曲对应于心火,宫调式乐曲对应于脾土,商调式乐曲对应于肺金,羽调式乐曲对应于肾水。王冰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解中提到:“角谓木音,调而直也。

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角调式乐曲具有“木”之特性,其旋律朝气蓬勃、兴发舒展,在五脏则入肝;徵调式乐曲具有“火”之特性,其旋律明快愉悦、活力四射,在五脏入心。

宫调式乐曲具有“土”之特性,其旋律清静幽雅、淳厚庄重,在五脏入脾;商调式乐曲具有“金”之特性,其旋律铿锵宏伟、高亢有力,在五脏入肺;羽调式乐曲具有“水”之特性,其旋律苍凉哀伤、深远透彻,在五脏入肾。

中医的四大典故?

中医四大经典一般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

《金匮要略》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三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此书为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难经》是中国经典的中医理论着作,“难”含有“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难经”即“问难《内经》”。

中医药知识百科_中医药知识百科视频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