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节气百科知识_三九节气百科知识大全 2025-05-06 22:56:16 0 0 三九是哪个节气?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三九天开始后,河面结冰、江河封流,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俗话说:在家千日易,出门一时难,说的也就是三九天的寒冷天气了。 三九 四九是什么节气? 冬季的三九,四九应该是小寒大寒节气。 众所周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从立春开始,每半个月一个节气,一个在上旬,一个在下旬。每年的十一月上旬为立冬,立冬后的第四个节气是冬至。人们常把冬至节气确定为三九严寒的第一天。冬至后每九天一组,寒冷的冬天要九九八十一天,就迎来艳阳高照,春暖花开。所以三九,四九应是小寒大寒节气。 一九二九三九都是什么时间? 一九二九三九也叫“数九”。我国农历有“数九”“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农历二九 三九是什么意思? 农历里面的二九三九的意思是:从冬至那一天开始数九,以后每九天,就是一个“九”,“二九”就是第二个“九”,“三九”就是第三个“九”,到“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当数到九个“九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 3949冰上走是大寒节气。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