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故事十二生肖有哪些)奇闻故事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

大象和老鼠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兽类王国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赛,谁要是夺得了第一名,谁就会被推举为百兽之王。是啊!谁不想坐一坐百兽之王这把金交椅呢?


这天来的兽类很多,深山老林里狮子、老虎和大灰狼;沙漠草原的骆驼、老牛和老马;南方丛林里的大象和金丝猴;北方的大黑熊、野猪还有梅花鹿,后边还有老山羊、猴子、骚狐狸、猎犬、兔子和老鼠,全都到齐啦。可见对此次比武大会的重视。


参加比武大会的动物中,老鼠最小,浑身上下没有四两重,但你不能小瞧了它,它有尖牙利爪和能掐会算的聪明的小脑壳,它东瞅瞅西望望,觉得不管站在那里,也瞧不见比武现场的情景,不知比武现场的情况,怎么参加比武呀?小脑壳一转有啦,找个合适的对象借点地方不就行啦。它看到站的位置最好、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的老牛,再说老牛身高力大、负重能力强、能驮能背、脾气又好,是个理想的对象,老鼠就一蹦跳在老牛的头上,找了个合适的地方站了下来,并说:“老牛兄,我们是老朋友啦,今天我在你头上找个地方歇一会,养足精神参加比武大会,我要赢啦你也光荣嘛?”


老牛哼哧哼哧的说:“你也想参加比武,连我老牛都被打下了台,你还不够一脚踩的,想去找死呀?”


老鼠说:“你瞧不起你鼠小弟吧,你记得没有,去年争属相排位时,你老兄不就是败在我的手下吗?”


老牛说:“别提这个茬,那是叫你钻了空子,我现在还窝着火,肠子都悔青啦,没有人不骂我是大笨蛋的。”


老鼠说:“你不是笨蛋是好人,一手托两家吗,我弄个第一,你排了个第二,不错啦,子鼠丑牛,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够气派啦。”老牛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再吭声啦。


(奇闻故事十二生肖有哪些)奇闻故事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


这时老虎高呼着:“谁说我虎大爷不比啦,等着瞧吧,第一绝活来啦。”老虎四脚柱地昂头撬尾,嗷!嗷的大叫起来,这就是虎啸。虎啸震的地动山摇,山上的大树像遇到一阵狂风,叶子哗啦哗啦的往下直落,一些幼小的兽类被震得头晕眼花,有的震倒在地上老半天硬是没爬起来。再说大象开始也被虎啸震的头晕眼花差一点跌倒,后来它用两扇大耳朵死死的把耳朵眼堵住,耳不听心不烦吗?总算躲过这一劫,老虎一见大象稳如泰山似的站在那,就有点发毛。心想怎么我这一啸没治住它呀?那就快来第二招,老虎找好了地形居高临下,运好了气,腾身跃起,猛地向大象扑去,势如破竹力如万钧,你想呀?好几百斤重的老虎临空扑下,那有多大的劲,别说是老虎有意而为,就是一条百多斤重的麻袋也能砸你个半死,别的动物都扛不住老虎一扑,早已被老虎扑在地上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餐啦,大象见老虎扑来,忙运气侧身,四腿柱地象水泥柱子一样死死的钉在那里顶住了老虎这一扑。老虎的如意算盘落空,它像碰到一堵墙上一样,碰的头晕眼花,老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也难怪,大象有一千多斤重,称重都没法称,还是三国时的儿子曹冲想出的法子来给大象称重,它把大象装在船上行驶到江中,看看船的吃水度,划了一条线,然后又把大象拉上岸,再把船装上石头,等石头的重量和大象在船上的吃水度一样时,再把石头搬上岸,分批称重而后再总和加在一起就是大象的重量,的故事家喻户晓吗?为什么要这样,就是因大象太重没有办法称,可见此话不虚。老虎见第二招无效,就扭过身用力甩动长尾,这条长尾象钢鞭一样直扫大象两条后腿,其力之大能把碗粗的小树拦腰截断,大象遭到冲击两条后腿一软就一屁股坐了下去,事也凑巧正好把老虎的长尾巴压在屁股底下,老虎奋力抽了几次,均为抽出来,心想急坏啦,大象这招借力打力还很厉害呀,硬是把我的虎尾钢鞭给压住啦,咋办呢?能让它把屁股抬起来才行,就说“象老大你这是什么招数,怎么坐下啦,是不是叫老虎大爷这招给治住啦。”象老大败中取胜,刹时间缓过神来就说:“对付你虎大爷,我象老大坐着就行,站着有点累吗?”


老虎一见大象不上当,死死坐在那里不肯站起来,就又回过身来,又使出了第四招,两只锋利的前爪,猛然向大象抓去,如果是其它动物被老虎这一抓必然是抓出几个血洞,皮开肉溅、血流如柱,可大象不怕它,身上的别厚,称为橡皮,象一样富有弹性,老虎的爪子根本抓不透,更难以伤其皮肉。正当老虎一筹莫展之际,大象却说:“虎爷!你在干什么,给象老大挠痒痒吗?我这里感谢啦。”老虎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心想“我这最后一招:啃!一定要先啃你的脑壳,”可老虎又一想“啃大象的脑壳不行,它这脑壳太大我无处下嘴呀?对!先啃大象的鼻子,只要啃断它的鼻子,我虎爷还是第一名,就能当上百兽之王。” 老虎下定决心瞪眼张嘴,血盆般的大嘴獠牙外露向大象鼻子啃去,大象一看老虎来势凶猛,急忙站起来,准备应付这一绝招。这时老虎才把尾巴抽出来,一看惨啦,一条上好的美丽的大尾巴,让大象给搞的有皮没毛光秃秃的只剩下一条尾巴棍啦,老虎这个气就不用说啦,它下决心要和大象拼个你死我活,大声嚷嚷着:“臭象老大,虎爷和你拼啦。”血盆大口虎牙外露直奔大象的鼻子。可大象也不傻呀!鼻子是大象的重要武器,怎会叫老虎啃 呢?它把大鼻子左一晃右一悠,躲避着老虎的血盆大口,老虎跟着大象的鼻子来回晃动几次均未能得手,真有点泄气,这时,大象抓住时机,把劲运到鼻子上,这大鼻子像一根铁棒狠狠的砸在老虎的血盆大口上,呀!不得了啦,惨啊! 老虎的几颗獠牙利齿全被打掉啦,老虎嗷的一声满嘴喷血,晕死在地上,这下全完啦,这百兽之王当不成啦,成了一只没牙的纸老虎啦。


大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它神气十足的晃晃大鼻子,扇扇大耳朵说:“有不服气的么?尽管来和我象老大比试比试,如果没有敢上来的,那我就是百兽之王啦……。百兽兄弟们,动物界的畜生们!谁敢来和象老大比试一下……。”


停了停见百兽无声,没有一个敢说话的,大象又说:“既然大伙共认我象老大夺得第一,成为本届的百兽之王,那就参拜本届的百兽之王吧!”


“慢着……,我鼠爷爷不服,我要和象老大比试比试。”


动物界的畜生们听到了声音,都在四处寻找,想看看这是谁有这么大的气魄,敢和打败老虎的象老大比试,大象睁大了小眼睛四处瞄了瞄硬是没有找着,就粗声粗气的说:“是谁再吹大气呀?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有种的站出来,让象老大看看是那路神圣。”


“喂!象老大你往老牛头上看,鼠爷爷就坐在老牛头上。”


象老大和众畜生目光同时往老牛头上看去,只见一只小老鼠两腿直立站在老牛头上,两只前抓还理着嘴上的胡须,神气十足像似个救苦救难的大英雄。


众畜生议论纷纷众说不一,马大哥问山羊大叔说:“老山羊大叔,小老鼠敢和大象挑战,这气魄不小呀!你说小老鼠能打胜吗?”


老山羊老声老气地说:“这难说,看起来大象占绝对优势,小老鼠是劣势,事情结果往往会出乎意料之外,优劣之势并不能说明问题,那就看它们怎么发挥啦,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历史上并不少见。”


凑上来说:“这小老鼠狡猾狡猾的,我赌小老鼠胜,象老大败。”


马大哥又说:“那为什么?”


说:“你忘啦!争属相排名之事啦,我们大家都费了很大的劲,可谁也没有争过它,结果老鼠排了个第一,别说你马大哥、老山羊大叔不服气,我也不服。”


老山羊说:“那是在起跑时,小老鼠知道它跑不过大家,所以它就找了个傻老牛,跳在傻老牛的头上,让老牛带着它跑,可老牛不知道呀?傻呼呼的拼命跑,到了终点刚一停步,小老鼠抓住时机猛地窜了下去,正好落在终点线上,比老牛早了0.01秒,所以小老鼠就毫不客气的获得了第一名,排在首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未羊辛猴…的顺序就成了定局。”


马大哥说:“投机取巧算不了真本事。”


猴哥说:“话也不能这么说,有没有本事那就看它今天斗象老大啦,它要赢啦,那才算真本事。”


老山羊说:“人不可看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万事总有个意外吗?我也希望小老鼠为我们这些小动物争口气,不再看着那些大动物的脸色生活。”


大象发话啦:“原来是小老鼠呀?你不只会偸灯油咬米袋吗?怎么也想跑到这里凑热闹。”


小老鼠说:“今天是比武大会,百兽都有资格我属于小动物之例,但我也有志气有本领来争百兽之王。”


大象说:“有志气是好事,但敢跟我千斤重的象老大斗,这不是天下奇闻吗?说实在的我一脚就能把你踩死,你凭什么和我比武呀?”


小老鼠大声说:“象老大你先别吹,把天吹漏啦,可没有人给你补起来,你说说我俩怎么比吧?”


大象说:“比什么?那还是你说吧,我听你的。”


小老鼠说:“我说呀?比挖洞,我会挖洞,你听说过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挖洞,我不是老鼠的儿子,我是老鼠的爷爷,挖洞本领更大。”


大象说:“挖洞我不会,我不比挖洞。”


小老鼠又说:“那我挖洞你堵洞如何?”


大象说:“堵洞行!你挖洞我堵洞,但鼠小弟你可要小心点,别叫我一脚踩死。”


小老鼠却调侃的说:“那好呀?你要是把我小老鼠踩死啦,那你就胜利啦,成了百兽之王。不过象老大你更要小心,我要抓住你的弱点,也能把你治死。”


大象不屑地说:“你能吃了我,还是能把我打烂糊。”


众兽类等得不耐烦啦,齐声说:“少扯闲片子,是骡子是出来溜溜,谁能战胜谁,要靠真本事。”


大象说:“真本事,它小老鼠有吗?”


小老鼠却说:“有没有真本事,得较量较量再说,你准备好,我现在开始挖洞啦。”小老鼠跳到大象跟前,开始挖起洞来,大象两眼死死盯住,它怕小老鼠溜走。


小老鼠笑笑说:“象老大你怕我溜走是吧,放心我不会溜走的,我要是怕你溜走啦,那谁还敢和你象老大争第一呀,俺小老鼠行得端坐得正,吐出一口唾沫就是一个钉,说一不二,不打败象老大我就不叫老鼠爷爷。”


象老大说:“少废话,有本事尽管使出来吧?”

峨眉山的菩萨是什么?

峨眉山的菩萨是普贤大佛,也称大行普贤行愿菩萨。中国四大菩萨之一,其他分别为文殊师利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愿地藏王菩萨。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圣佛于2006年6月建在最高峰大峨山金顶之上。圣像高达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是世界上最高也最大的普贤圣像。具体的数字都带有特殊的含义。

顺便提一下,普贤大佛是蛇龙生肖者的保护神。挺说蛇龙生肖者许愿更灵,更有奇闻,在天气良好时,心诚者会在普贤圣像下反射佛光。

名人的书斋及意义?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 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 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 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 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 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 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名流在钻研学问、攀登事业高峰之余,还喜欢集藏以怡情悦目,调剂精神。兴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来命名居室、书斋,说来颇有情趣。

  抱残守缺斋 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 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百梅书屋 书法家陈叔通得到父亲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为奇迹。为纪念他父亲的嗜梅之癖,以这幅唐画为基础,千方百计搜求,共购得历代名家画梅一百幅,最后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书屋图》,珍爱非常,故取斋名“百梅书屋”。

  平复堂 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平复堂”。

  梅花诗屋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30年代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一帧,随后又得金农所书“梅花诗屋”斋额,均视为珍宝,并将此一书一画悬挂斋壁,朝夕临摹。后干脆将自己的书屋命名“梅花诗屋”。

  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名画《富春山居图卷》(又称《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鸳鸯七志斋 书法巨匠于右任喜欢收藏墓志,他先后收藏北魏墓志300余方。在这些墓志中,有七种鸳鸯志,据此于老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鸳鸯七志斋”。

  万卷书斋 以“万卷”命书斋,在古人书斋中并不少见,但不少是虚张声势,装潢门面的。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万卷书斋”却是名符其实,他积50多年的藏书,计有中外图书约两万卷。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知识得不到;不读书,知识面不会广。行万里路,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感性知识。”因之,他称自己的书斋为“万卷书斋”。

  无倦苦斋 当代著名书画家钱君淘因为收藏着清代书画名家赵之谦“无闷”、包世臣“倦翁”、吴昌硕“苦铁”等3人的数百方佳印,遂从3人中各取一字,组成“无倦苦斋”命其画室。“无倦苦”蕴含哲理,以此名室,既可表达敬慕前贤之意,又有勉励自己钻研学问之志。

  与石居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与石交友,他在诗中写到:“掇恰满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见他生活在一个石头的世界,即使朋友来往,亦以石为礼。现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块色泽深黑,一尺有余的石头,是沈老于1900年在老河口石滩捡拾的。他的室名为“与石居”,其内涵引人深悟。

  百盂斋 上海著名收藏家陈玉堂室名为“百盂斋”,这是因为他以毕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国之后的水盂300多个之故。陈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说: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号“三百石富翁”,我历经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个百数,故戏谓友人曰:余则可称“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斋”而命之。

  此外,如藏书家傅惜华先生的“碧蕖馆”,收藏有四方乾隆御题古砚的阎家宪先生的“四御砚斋”,以收藏筷子闻名的藏家蓝翔先生的“筷乐斋”,专门收藏古玉件的梨园名宿玉瑶卿先生的“古瑁轩”,百龄画师朱屺瞻先生的“三墨室”,收藏杂项的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纸帐铜瓶室”,专集紫砂壶的许四海先生的“壶天阁”等,都有美妙的故事隐于其中。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