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控制系统百科知识_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能实现何种功能?

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的状态和位置信息,如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等。传感器能实现对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反馈。

2. 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器能实现闭环控制,即根据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并调节输出信号使系统达到期望的状态或运动。

伺服控制系统百科知识_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4. 电源和电路:提供动力执行器所需的电能,并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源和电路能实现对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5. 软件和通信接口:用于配置和管理伺服控制系统的参数和功能。软件和通信接口能实现对控制器的编程和远程监控。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组合和配合,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位置、速度和力等多种控制功能,如:精确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力矩控制、位置跟踪、路径规划等。这些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其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国防军工, 如火炮的控制, 船舰、飞机的自动驾驶,导弹发射等,后来逐渐推广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自动机床、无线跟踪控制等。

什么是伺服位置控制,转矩控制?

位置模式是根据脉冲来确定伺服电机转数。扭矩模式,即日系所谓的转矩模式,是通过给电机限流,限制输入电流从而达到限制输出,恒定力矩的一种模式。多用于张力控制。简单的说就是让电机转xxxNM,但是却无视速度等因素。

举个实际的例子,当你设置了1NM的力,那么这个时候,你用手抓住电机轴,那么电机就不会转,但是你会感觉到电机一直有力在出,当你放开转轴的时候,电机会转起来,并且逐渐加速直到最高速度(50hz或者伺服满转)。

那么在张力的模式下,该轴即为从动轴,用来拉着料卷保持一定的拉力,但是却会跟着主轴保持同样的速度从动。这就是扭矩模式。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