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公约百科知识)战争公约有哪些

在战争中保护平民的条约是哪个?

《日内瓦公约》

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公约之各国政府全权代表出席在日内瓦举行之外交会议,订立了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公约,对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等,保护了保证了平民的基本权利。《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共有159条正文和3个附件。

中法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中法战争签订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十款,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穿鼻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①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十一国签订。主要是:

  1. 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多万两;

(战争公约百科知识)战争公约有哪些

  3. 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

  4.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5. 各地官员如发生“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

  6. 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1861年中俄签订了什么条约?

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1856年,以英法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大清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强了对大清国的侵略。1858年5月,沙俄逼迫大清国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同年6月,又逼迫大清国政府签订了《清俄天津条约》,从中大占便宜,但沙俄仍不满足于所获得的特权和利益。当英法两国向大清国进行更大勒索的时候,沙俄竭力怂恿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北京、天津,试图利用英法的军事侵略来威胁大清国。同时又拉拢美国,伪装中立,以“调停人”的身份出现,试图最大限度地获取侵略利益。

1860年11月14日,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又称《中俄续增条约》。共15款,主要内容:一、承认《中俄瑷珲条约》;二、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三、规定中俄西段疆界,原属中国的内湖斋桑泊和特穆尔图淖尔被定为界湖。这样,不仅把中国西边边界从巴尔喀什湖大大向东推移,而且为沙俄进一步侵吞湖东、湖南的中国领土提供了条约“根据”。

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兵不血刃,掠夺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