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传说百科知识_鲁班传说百科知识大全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1、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传说百科知识_鲁班传说百科知识大全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输般,因为“般”与“班”同音,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所以称之为鲁班。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2、鲁班发明墨斗的故事

鲁班发明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于设定建筑工程),这项发明可能是受其母亲的启发。当时其母正在剪裁和缝制衣服,鲁班注视着这一切,见她是用一个小粉末袋和一根线先打印出所要的裁制的形状。鲁班把这种做法转到一个墨斗中,通过一根线(用墨斗浸湿的线)捏住其两端放到即将制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线条。最初需由鲁班和他母亲握住线的两端。后来他的母亲建议他做一个小钩系在此线的一端,这样就把她从这种杂活中解脱出来,使之可由一个人来进行。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工匠们至今仍称这种墨斗为班母。

3、鲁班发明三角板的故事

鲁班的另一发明标志是能正确画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称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规则的,以及根据占卜的规则(风水)哪些是不吉的。这些尺子在今天的香港仍能买到。锯对于锯的发明鲁班是非常重视的。或是受一片齿形边的草叶割 破了手指的启发,或是看到一只蟋蟀用其锋利的牙齿切割并吃掉食物而离去。不管怎样,多数描述如下。鲁班和工匠们遇到一个任务,要求他们砍伐大量的木材。一连砍伐几天,他们都已筋疲力尽,所用的斧头也钝了。这时,鲁班忽被一片草叶割破了手指,他当即想:照这样子做成个工具砍伐木材定是个好办法。他选了一片竹子,用斧子在其边缘砍了一行牙齿。这个新锯很容易锯断树皮,当他来回横锯此树时,软的竹齿很快就磨光了。然而这却证明了锯可断木的原理。于是鲁班放下手中活去铁匠那里,让他准备一块象斧头一样硬和锋利的铁板,然后弄成齿形。鲁班有了这个人工制做的第一个锯片,将其用在一个木屋架上,便可准确而不费力地切割木材。

4、鲁班发明栓的故事

鲁班的另一发明标志是栓。在古代,人们所使用的栓被制成鱼的形状挂在门上。Needham指出,鲁班用形状象捣棒钥匙取代了这些栓,这决定于准确的配合部分的功能。鲁班的技艺就能制造这样一个装置,而且据说,他还发明了"锁的制栓"至今仍被用在许多锁中。鲁班的另一些发明的标志是钻头、楔、辘轳、铲和碾米用的石磨。石磨的发明,当时是鲁班看到一位老妇人在使用捣捶和臼时费了很大力气。他反复考虑后,做了两块厚石头片切成圆柱,然后在其表面做上孔洞空心,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将麦子和米置于其间,当上面的圆柱转动时,粉末(或面粉)便出来了。

5、鲁班发明伞的故事

这项发明最终一句话归于鲁班的妻子。在古时候,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许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让人们在狂风暴雨的季节自由地外出活动。鲁班的妻子这时照着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样式,制成了一个重量轻的竹亭子且带油纸--这当然就是雨伞。他的妻子对鲁班说:“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动。我的伞,能带它到处走动并可以在各种季节里提供防护。

6、鲁班发明刨的故事

在鲁班以前,木匠仅用斧子和刀来弄平其建造用的木料,结果既使干得很好,也难也令人满意。后来鲁班通过长时期的实践发现,他使用的刀片越薄,所制造出来的表面越平,干起来也越容易。这样,这种刨逐渐地从鲁班的实践中加以演变,最初用较薄的斧刀片,后来用一个刀片固定到一块木头上再横穿以手柄,最后刀片固定到木槽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刨。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发明家,前启发了她的丈夫。当鲁班刨平木料时,她不得不站在木料的一端握住粗糙的厚板。由于她还要尽其它的义务,做这样的事是很不理想的,所以她为刨木工作台发明了一个木槽以抵住鲁班刨木撞击的压力,使刨木成为可由一个人来干的工作。由她发明的木槽被称为班妻。

鲁班传说反映什么精神?

鲁班传说反映鲁班精神。   鲁班精神的本质是科学精神,其核心内容包括尊重科学的态度、敢于创新的勇气、自我反省的魄力和乐于奉献的胸怀。   学习鲁班精神有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社会风气,通过增强科技实力从而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鲁班的传说电影讲解?

《鲁班的传说》是一部中国电影,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鲁班的故事。以下是电影的简要讲解:

影片以真实历史人物为背景,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为线索,塑造了鲁班这位了不起的古代发明家的形象。电影中,鲁班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和创造力,发明了许多有用的工具和机械,如锯子、墨斗、曲尺等,这些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电影还展现了鲁班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如他如何用墨斗教训贪财的贪官,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等。

影片以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展现了鲁班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鲁班床的传说?

传说鲁班五十一岁才得一子。他老伴把儿子看成宝贝蛋儿。鲁班看儿子慢慢长大了,想早早把手艺传给他,就让他拉个锯,砍个木料什么的。儿子刚刚拿起锯子拉几下,老伴儿就喊:“哎呀,孩子的胳膊嫩着哩,可别叫使着了!”儿子刚刚拿起斧子砍几下,老伴儿又叫起来:“哎呀,看把孩子的手都快磨出血啦!”有时,鲁班想让儿子跟他出外闯闯,老伴儿就吵着说:“你是急着发财还是咋的?咱一不缺吃,二不缺穿,你还常夸口,说有一宗用不完的钱,为啥还叫孩子去受那号罪?”说着,硬是把儿子拉了回去。鲁班只好摇摇头,叹口气走开了。

这一年,鲁班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老伴儿对儿子说:“儿呀,你爹怕是不久人世了,可要好好伺候,守在他身边。他手里有一宗用不完的钱,要问清在哪儿放着。”儿子在鲁班床前守了一天,问起那宗钱的事儿来。鲁班说:“我先限你三天时间,去挣三串钱,挣来了,就把那宗用不完的钱交给你。”儿子把这话对他妈一说,他妈忙掏给他三串钱,又给他准备了三天的干粮

传说鲁班是曲阜人,他家故宅在如今曲阜哪儿?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鲁国人,今山东滕州,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山东滕州人,不是曲阜人。

相关推荐

最新
精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