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水稻百科知识-袁隆平的水稻到底怎么样 2025-04-05 06:21:13 0 0 袁隆平是怎样发明水稻的? 1966年2月,袁隆平先生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报道了他发现的水稻植株的雄性不育现象,并提出了培育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开展水稻杂交优势育种的设想和思路。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序幕。 袁隆平发明的水稻有些什么重要意义? 发明杂交水稻的背景是中国人多地少。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不仅对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袁隆平的海水稻种植方法? 海水稻运用的技术有: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是一类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种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因此可让荒地变为良田。 扩展资料: 虽然“海水稻”暂时还不能生长在海水里,但大量的海滩和内陆盐碱地,将是“海水稻”的用武之地。目前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15亿亩内陆盐碱地。海水的含盐度为3.3%—3.5%,目前中心培育的“海水稻”用0.3%—0.6%调制海水灌溉,随着“海水稻”研究的继续推进,期待能够用更咸更碱的水灌溉。 收藏(0)